辛学文摇头:“算了,别猜了,圣心难测!再说了,即使猜中,对我们也没用,还是伺候好皇上为是!”
巫轻云掩嘴而笑:“也是,不费这脑子了。你来也有时间了,赶紧回乾清宫吧,搞不好皇上又会找你!”
辛学文一走,巫轻云却没有歇着,而是皱起眉头,继续绞尽脑汁地思索。辛学文觉得此事无用,巫轻云却将其当成了今生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辛学文的前途命运都在皇帝身上,巫轻云也想跟随。可来乾清宫一段时间后,巫轻云已经明白,成德皇帝戒心太重,自己这么主动靠近,恐怕永远得不到他的信任。
如此一来,巫轻云必须寻找新的根脚。不判断准局势的走向,她又该如何下注?
“小辛子,又去找你的巫姐姐了?”上书房中,成德皇帝的心情似乎不错,见了辛学文就打趣。
辛学文也算明白了,没有必要的时候,尽量不要欺瞒皇帝:“嘿嘿,皇上,小的是到云儿姐那坐了会!”
成德皇帝八卦起来,与红玉完全是一个水平:“你这小子,是不是对食去了?”
辛学文装糊涂:“皇上,还没到饭点呢!”
毕竟是皇帝,开玩笑也只能适可而止。尽管知道辛学文装糊涂,成德皇帝依然无法把话说透。这就是皇帝的无奈了,八卦都不能八卦个痛快。
“算了、算了,不说这个!我给你安排一件好差事,让你去江南鱼米之乡风光风光!”
天命帝国的京城顺天府在北方,离江南有一千多里,而天命帝国最富足的区域却在南方。对离开皇宫都困难的太监、宫女来说,有生之年,能够到江南跑一趟,乃是莫大的机缘。
辛学文喜上眉梢:“太好了,皇上请吩咐!”
成德皇帝说话的时候,辛学文本来满脸高兴,听到半截之后,却不自觉地低下了脑袋,心里扑腾扑腾跳得厉害。这事来得也太快了,刚还说分析不出将来的皇后是谁,想不到立马就有了答案。不过这里面还有个疑问,皇后是马上要揭盖子了,太子是谁,却依然是个迷。
事情太大,成德皇帝说完,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小辛子,此事非同小可,谁都不能告诉。我不担心别人,但必须提醒你,不要给你那个巫姐姐提及,否则我把你俩一起给收拾了!”
辛学文诚惶诚恐地说道:“皇上吩咐,小人就算粉身碎骨也要去做。可小人见识有限,就怕误了皇上的事!”
成德皇帝笑道:“你也别那么紧张!看看邓妃父母兄弟的相貌言行举止,顺便打听打听邓家在当地的声望,只要不是太过分,这事都好办!”
天命皇朝有个规矩,立后之前,皇帝要到皇后娘家去一趟,并且是微服私行。这是从民间风俗演化而来的,民间嫁娶,准女婿也要提前上门拜见岳父母。皇帝与皇后就好比正式的夫妻,大婚之前,看看岳父母也正常。当然,皇帝不可能以至尊身份拜见皇后的父母,微服访问一次,就算尽到了女婿的礼节。
此外,皇帝登门,也有考核后族的意思。天命皇朝有句俗话,叫做“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妻子的相貌品性如何,会对后代产生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而与普通人家比,后族的影响,不单体现在基因遗传和道德养成方面,还涉及到朝廷的稳定。
因此,皇帝要选皇后,看的不单是皇后本人,也要考察皇后家人的综合素质。其实选妃就有这个步骤,不过选妃是礼部负责考察妃子家人,立后的话,就该皇帝亲自把关了。
可皇帝不能轻动!都上门考察过了,却因为家人鄙陋不堪而更换皇后人选,传到民间去,乃是不折不扣的笑话。久而久之,皇帝立后之前,一般都会先派人去探路。
如果皇帝的意图不是很明确,派的人层级就不会太高。成德皇帝给辛学文安排的,就是借赏赐之名,去邓妃家里探视。
有人可能要说,邓妃进宫之前,礼部都考核过了,难道辛学文比礼部的人还专业?
其实这里面有门道,礼部选妃,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结果往往走样。皇帝不过一后四妃十嫔,只要选为嫔妃,家族就能飞黄腾达,万一走运当了皇后,那就是天大的一场富贵。而礼部又是有名的清水衙门,选妃算是为数不多的捞钱机会。买卖双方都有强烈的需求,自然是一拍即合。
利用考核家人的环节,在天命皇朝的选妃史上,不乏礼部把皇帝涮了的事例。明明皇帝看中的妃子,礼部能够挑出一堆毛病卡掉,明明皇帝不喜欢的女子,礼部却能找理由塞到宫里来。偏偏礼部做这些事做老了,即使夹杂着私货,皇帝还未必能看出来,即使看出来,皇帝也很难找到作的把柄。
这也与皇帝本人有关,象成德皇帝这般强势,礼部还是不敢太出格,在选取嫔妃的过程中,不敢明目张胆地舞弊。可选妃是选妃,立后是立后,选妃的标准无法与立后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此次册封皇后,与后面册立太子息息相关,成德皇帝自然不会轻忽。
梅妃受罚之事在宫内引起的波澜,很快被另一个重磅消息驱散:皇帝派了内务府掌礼司郎中王振海、御用监掌印太监吉午成,以及贴身小太监辛学文,分别去骆妃、祢妃、邓妃家中颁赏赐。
内务府辖七司三院,各司郎中与六部下辖各司郎中平级,也是正五品。两者相比,内务府郎中的职权范围要狭窄得多,但因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皇族,其官场展潜力很大。
内务府掌礼司负责内廷礼乐,有小礼部之称,但凡宫内有什么重大庆典,都由王振海操办。权力虽然不大,却也算是皇帝的身边人。
至于御用监掌印太监吉午成,那是太监中最得宠的一个,既有油水又有实权。辛学文不用多说,说权力一点没有,但要说与皇帝的亲近程度和由此衍生出来的影响力,恐怕不在王振海、吉午成之下。
皇帝忽然派这么三个人出京,分别赏赐三位贵妃的家人,不单宫内议论纷纷,朝野上下,照样掀起了一波热潮。此事背后的意图远比处罚梅妃明显,但凡有点官场经验的人都猜到,皇帝要立后了。
所以成德皇帝又加了层掩护,同时派了三个人出去。大家是知道皇帝想要立后,但究竟皇上属意于哪位贵妃,却谁都猜不到端倪。甚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皇帝本人也没有完全拿定主意,想借这次颁赏进行考察。
“老师,所谓有国者无家,圣上既然有了立后的心思,也该与相府商议才是!明天该当学生轮值,要不学生借机找圣上当面问问?”
对于徐信介的提议,杨奇溥断然否决:“万万不可!立不立后、立谁为后,都只是我们的猜测,圣上并未明言。他如此行事,就是不想让别人掺乎!”
徐信介还是有点不甘心:“这次立后与将来册立太子息息相关,圣上如何能够瞒着相府?”
杨奇溥道:“没什么想不通的!既然圣上没有明言,我们就不能主动过问。不管怎么说,此事迟早要颁布天下,在此之前,总是要找相府商议的!”
“不管圣上属意于哪位贵妃,也该让我们提前做些准备。再说了,那时候大局已定,还有什么可商议的?”
杨奇溥轻笑:“圣上立后,你想准备什么?以当今圣上的脾气,莫非你还想干预皇后人选?”
徐信介摇头:“不是,学生是担心大典办不好!”
“糊涂!相比谁当皇后,大典办得好不好,也就那么回事罢了!并且大典自有礼部和内务府掌礼司负责,相府虽然不能置身事外,到底隔了一层,又何必操这个心?信介,你今天有些心浮气躁啊,莫不是有什么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