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恋上你看书网>曾闻箫鼓繁笔趣阁 > 惊鸿(第2页)

惊鸿(第2页)

她曾在朱雀殿上呈的奏报中看过此人的画像,知他继位不过两载、年纪也才刚满一十九岁,今日亲眼见了却才真正感到他有多么年轻——一张白净的脸、双颊因刚饮过酒而微微泛红,身型有些瘦、却有承自祖宗幽州谢氏的高大颀长,乍一瞧像是诸事不通的富贵公子,可实际却是执掌三军巧设连环一举从千机府手中夺下庐州半壁的少年帝王。

……不简单得很。

明堂之内响起一阵笑声,有同样酒醉的臣子打着摆子站起来,当着她的面向上拱手道:“陛下听错了,是姜承宇的那个女儿——不是我大燕的公主——”

“姜承宇……”燕帝眯了眯眼像在努力回想,酒盏中的酒在他的摇晃中倾洒出些许,“……他不是死了么?”

“昭国已经亡了……哪里来的什么‘公主’?”

更加响亮的笑声一瞬充斥在耳,恶意的、奚落的、居高临下的、乐祸幸灾的……它们像是淬了毒的冷箭一枚枚打入血肉,要被刺中的人七窍流血满身疮痍才肯慈悲收手。

凌翊的气息已经变了、青筋暴起的双手显示着即将失控的杀意,谈霏的眉头同样紧紧皱起、她担忧地看向自己的公主,只见后者泪眼婆娑浑身发抖像是悲伤害怕极了、而那黑白分明的眸底却是她最熟悉的漠然冰冷。

“太清之后天下离乱百又五十,六合黎庶苦战久矣殷盼圣君降世,今陛下包举宇内威加四海、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正是人心所向天命所归,昭可为大燕之藩强邦之篱、实乃姜氏弃旧图新阖族之幸。”

柔柔弱弱的声音自明堂内响起,掺在一众男子的哄笑声中实在微不足道——他们欣赏着一个女子的无力和惊惶,正像欣赏着自己最精美的战利品般心满意足洋洋得意。

“姜承宇那厮愚眉肉眼梗顽不化,生的女儿倒是乖顺可人——”

一个坐在近处的男子忽地站起身来,声若巨雷燕颔虎须、正是当日率军大破绾城的安义王谢瑀——他醉得厉害,两眼周遭一片猩红、自酒案后走出的步伐也极虚浮,还未靠到近前便令人嗅到一阵臭气,姜岁晏微微皱了皱眉,嫌恶冷蔑之色被深深藏在眼底。

“绾城一别久未谋面,本王对公主可是日思夜想惦念得很哪……”

这是轻薄的挑衅、更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彰显自己昔日破城的功勋,说着伸手要勾她的下巴、露骨的目光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个遍,众人都见那位可怜的“公主”颤抖着低下了头,又对谢瑀欠身:“安义王……”

没人知晓那一低头是保了谁的命,凌翊蠢蠢欲动的手被女子警告的目光压住,他垂下眼睛不再看她,左颊上的伤疤新鲜得仿佛还能滴下血来。

“老五,你这话可说得欠妥——”

大殿另一侧忽又传来一声调笑,是个年逾四十大腹便便的男子,姜岁晏根本不必抬头便知对方是谁,他曾亲手折断大昭的皇旗,更曾用力掐住她的脖颈嘻笑着欣赏她涸辙之鲋般垂死挣扎的模样。

“公主当日是被本王从绾城送到洛京,缘分自比同你深出许多——姜承宇养女儿的本事你知道几分?怎么竟就是‘日思夜想’了?”

意味深长的话语带着讥弄与邪丨淫,大燕的三王谢璠一贯都有荒淫无度暴虐嗜杀的名声,此刻他懒懒斜靠在凭几上、即便在君主面前也是裸袒襟怀衣衫不整;明堂之上众人哄笑、仿佛皆笃定眼前的娇花早已被人采撷,世上最残忍的凌迟莫过于此,那亡了国的小公主脸色更苍白得教人不忍看了。

“臣女欲向陛下献礼贺岁……还望陛下,垂怜……”

说着她身后的女侍终于上前、垂首奉上一方半圆雕的龙尾砚,那是昭地独有的名产,其质坚丽呵气生云、小小一方便值数十金;明堂间的诸位贵人却对如此珍宝不以为意,他们神情冷漠面露不屑,好像在说连她身后的半壁河山都已归入大燕版图、这小小一方砚台又如何能入他们的法眼?

“还当公主能送出什么稀罕物什,原来不过就是些随处可见的破烂玩意儿。”

冷冷的一声从角落里飞来,姜岁晏也辨不清出言者是八王还是九王了。

“你既盼得我皇垂怜、自然就该拿出些像样的诚意——姜承宇不是有枚号令千机的方字玉令么?你将它献上,本王保你在我大燕锦衣玉食安度余生。”

……“方”。

这都是些渺远的旧话,其中所涉人事亦随卫周之亡化作尘土,只是“千机”一出锋芒毕露、八方避让望风披靡,即便至于今日仍令天下诸国深深忌惮,可使大昭于一干强邻间辗转存续至今。

“朕也曾听过有关那枚玉令的传闻。”

燕帝轻轻一笑,重新落座缓缓合上双眼。

“‘见此令如见君侯’……诚与颍川方氏一脉渊源颇深。”

“昔日孝武皇帝雄踞幽州以抗胡虏,亦与那位方氏之主有戮力同舟之谊,比起西凉与南楚……总是更应代昭做这千机之主吧?”

说完双目微抬凉凉扫了姜岁晏一眼、其中意味已是不言自明,后者只更低地垂下头,不安道:“陛下明鉴——臣女不过一介弱质女流,焉能知晓玉令之事?——何况即便知晓,也……也……”

她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众人却都明白她的意思——月前撞破昭宫城门的可不只有大燕一家、西凉与南楚亦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大昭国土被一分为三,在这诸国并立天下混战的世道、终是一并摘得了横扫天下并吞八荒的问鼎之机。

——而据传千机四殿残部精锐已在昭亡之后随大昭皇太子姜河清遁入南楚地界,恐怕玉令多半也……

明堂之间众人一默,心中盘算的却是日后与楚军阵前对垒的形势——世人皆知“千机”二字何等厉害,当初若非三家合力以数倍之兵相压、大昭那条残命恐怕还要再被此一府断续延上数年……

一念之下郁气四起,眼前柔弱无依的“公主”也显得面目可憎起来——最初出言的五王冷冷一哼,又再次开了口,道:“你自称是弱质女流、登得明堂却缘何不拜我皇?莫非是仍心存不臣之念、藐视我大燕国威不成!”

如此迁怒之言未免荒唐,可在这方金玉宝殿之上却绝不会有人为她仗义执言——她也该跪的,区区一介阶下囚还谈什么膝下千金?便是她的父皇母后也早被大凉人一刀砍下了头颅——不过就是跪一跪罢了……又有什么为难呢?

她低头淡淡一笑,眼底的凉意似洛京腊月夙夜的寒霜,凌翊和谈霏都在身后看她,即便不回头也能感到那视线是何等痛苦灼热——她佯作未觉,渐渐屈下的双膝更像没有骨头,御座之上的燕帝正一语不发地低眉审视她,而那些醉气熏天的诸王百官又都将一个女子无助的示弱当做上佳的助兴……

直到——

“离王殿下到——”

内官尖细的高呼忽自明堂外复来,殿阁之门随之洞开、她的衣袖被一阵极寒的风吹起,徐徐侧首向身后看去,那即是她平生第一次看清那人的眼睛。

……一双美极的眼睛。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彼番照影是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亦是关河冷落暮雨潇潇,俊美的面容似冰雕玉琢、身形颀长而略显清瘦,雪白的狐裘长近曳地,衣袖之下只露出一双骨节分明干净修长的手。

……离王。

谢玹。

“十四叔?”

御座之上传来微扬的一声,燕帝谢艾已放下酒盏亲自起身相迎,眼中的笑意压住酒气,确能看出是有几分真切的欢愉——坐在下首的几位王爷却都不似皇帝侄儿这般热络,七王八王遥遥对自己及冠不久的弟弟举了举杯,更年长些的三王四王则连眼皮都未抬上一抬。

“十四弟好大的排场,今岁可是最后一个归朝入京的,照如此这般下去,来年是否还要陛下等你除夕开宴啊?”

开口的乃是十王谢琅,年未足而立、瞧着也甚是年轻,说出的话却夹枪带棍,想来是与自己的十四弟颇有些不睦。

姜岁晏低眉敛目听着明堂中发生的一切,余光只见那位迟来的殿下步步向殿中走来,清淡的声音似雪片一般飞进耳里,说的是:“崇州远僻素来苦寒,今岁又值大雪封路,归朝之期多有迁延,请陛下降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