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有些眼花缭乱。
曹院长虽然夸奖了秦耕几句,但是,最后,他还是以专业的角度提出了批评。
“计划不是这样的,要简洁,不能太复杂。太复杂了执行有难度。”
曹院长感觉秦耕的计划基本上可以用这个词语来形容,“纸上谈兵!”
“你的a计划看起来很周到,但是,敌人是你们的6倍,你的计划有这么多的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计划就失败了。你没有这个担心吗?”
秦耕摇头说:“我了解我训练的兵。他们完全可以以少胜多。”
曹院长摇头,“打仗不能这样,要打有把握之战,不能把胜利寄托在冒险之上。”
秦耕眼中泛光,说:“我还比较有自信呢!”
曹院长眉头紧锁,语气加重道:“秦耕,你要明白,军队的作战体系历经无数次实战打磨。你训练的兵即便强悍,但战争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舞台。在绝对的兵力差距面前,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你说你有谋略,可谋略是要建立在稳健的基础之上,不是空中楼阁。就拿你计划中的情报传递环节来说,一旦敌人有所察觉,实施干扰或者截获,后续的行动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盘崩塌。”
秦耕点点头,说:“曹院长,我敬重您在部队里积累的丰富经验。但本地的战事有其特殊性,敌人看似兵力雄厚,可他们战术简单粗暴,缺乏灵活应变。我训练的兵不仅身体素质过硬,更重要的是,他们采取55制,非常有战斗力。”
他停了停,接着说:“我的计划并非天马行空,而是针对敌人的弱点精心布局。”
曹院长微微摇头,反驳道:“我担心你过于依赖你的兵和你的谋略,却忽略了整体局势的不确定性。战场上瞬息万变,敌人不会一直按照你预想的弱点暴露在你面前。你必须要有更全面、更稳健的应对策略,而不是孤注一掷。”
秦耕沉默了一会,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曹院长,我承认战争充满变数,但我也坚信我的判断。我训练这支队伍,就是为了应对这样看似不可能的挑战。你放心,我会赢的。”
曹院长虽然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他知道,这些年顺风顺水的秦耕,早已经养成了固执己见的习惯,他认准的东西,是不可能改变的。
所以,他也只能是点到为止。
秦耕请了5天假,因为,战斗明天就要打响了,大约只需要5天时间,就可以把对方的主力拿下。
秦耕带领卡米尔大队7oo人出,这7oo人是先锋,试探敌人火力,同时可以转变为诱饵。
法鲁克大队和纳西尔大队,14oo人负责埋伏。
这21oo人,由秦耕带领,要在野外消灭敌人的主力精锐。
阿尼酋长则带领35oo人围点打援。
另外一支7oo人队伍负责放火。
另有14oo人做预备队。
后方留下15oo精锐守老巢。
战斗按计划实施。
秦耕随卡米尔大队7oo人出,完成挑衅之后,他们在一个地形复杂的地方摆下了一个方阵。
追兵很多。5ooo人以上。
他们气势汹汹杀过来。
用他们的话说,老子本来要上门找你们的麻烦,你们现在找上门来送死,那好啊,省得我们长途跋涉。
5ooo人,也没有什么队形,喊杀过来。
秦耕想试试敌人的攻击力,这7oo人迅摆好了阵势。
他的阵势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名称,也不玄乎,就是一个方阵。
5人一组,5组一小队,五小队一中队,五中队一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