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恋上你看书网>凤舞天下无赖帝尊别过来 > 第四十九章集体告状西北军议(第2页)

第四十九章集体告状西北军议(第2页)

董世光冷笑道:“他要不是于崇法的亲戚,我还懒得找他的麻烦呢!自从于崇法执掌了兵部,我们边军以及地方守备部队的军资供应就一日不如一日。就说这次失守的天门关吧,军饷拖了三个月没到位,该修缮的大门也没修。天门关失陷,本督确实有监管不力的责任,可兵部也不能置身事外。”

“兵部对将士们的种种欺压,原来没有合适的由头,我也不好作。眼下甘州失陷,我们如果不能借此机会帮弟兄们争取点实际利益,又怎么好意思鼓动他们去沙场搏命?”

董世光侃侃而谈的时候,马克难心中一直在盘算。

天门关失守,不管怎么说,身为西北行营总督的董世光都是第一责任人。如果能够及时收回甘州,他大体还能功过相抵。如果再出现什么不利的战局,他这个西北行营总督也就到头了。眼下董世光就在为推卸责任做准备,天门关的军饷确实被拖欠了,可兵部只拖了两个月,剩下多出来的一个月,就属于西北行营自身的管理问题了。

根据马克难的推测,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朝廷暂时没有处置董世光,肯定就是因为这个。而回头要换人的话,为了稳定西北战局,十有八九还是要从西北行营选人。

要接替总督,西北行营现在的两个副总督乃是天然的人选。可石秋珍只是一名悍将,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可以,指挥若定调度有方却做不到。曲毅新倒是有勇有谋,可他曾经狠狠地得罪过兵部尚书于崇法,要想上位也很难。

李子辉基本可以不考虑,他的品秩虽然不低,但缺乏独当一面的经历,朝廷一般不会这样用人。再下来,就只能在西北行营所属的三位提督和三位总兵中考虑了。

这六人的品级相同,但马克难的资历最老,在西北的时间最长,与兵部的关系最好,如果运作得法,跳一级接任西北行营总督不是没有可能。实在不行,先代理也行啊!至于抗击狼族的压力,马克难并不是太在意。千年以来的历史表明,狼族入侵的势头再猛,也无法在南方扎下根基。只要天命皇朝巨大的战争潜力爆出来,把狼族赶出去是迟早的事。

待董世光说得差不多之后,马克难再次说话:“督帅,各位大人,我有个建议。咱们西北行营的高级武官集体上告,可能会给人以逼宫的感觉。要不我们各自单独行文,从不同角度告此事,也免得让别人抓了小辫子。”

总的说来,地方守备部队的将领,要比边军将领圆滑不少,因为他们与地方官员打交道的机会更多,从中学了许多东西。马克难如此说,武达齐和季礼僧立刻明白了,赶紧表态认可。单独行文,话到底要怎么说,也就有了操作的空间。如果是集体行文,自己只剩下签字附署的权力,还不都是董世光说了算?

董世光与曲毅新、李子辉对视一眼,知道他们的想法与自己一样,暂时还不想过于苛求这三个总兵,便点头同意了。

就在此时,参军室的一个书记在外面求见:“督帅,有兵部的急件!”

书记乃是参军室的参谋人员,品级不定。高级别的可以到正四品,低级别的才是正八品。除了书记,参军室还有行走,他们的品级更低,只是正九品、从九品,都不被视为正式的军官。

董世光不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阅看,就朝李子辉使了个眼色:“李参军,你先看看是什么事。”

李子辉下去后,没多久就兴冲冲地回来了:“督帅,各位大人,大喜事!兵部公文上说,朝廷马上就要颁御旨,为将士们设立军功田!”

武达齐冒了一嘴:“有我们地方守备部队的份吗?”

都说边军憋屈,地方守备部队也有憋屈的地方,甚至有时候比边军还憋屈。边军担负着边防重任,中央和地方的文官们再看不起他们,军资供应方面也不能做得太过分。地方守备部队纯粹就是后娘养的,中央财政不管他们,地方官员又老欺负他们。当然,事情也有例外,比如马克难,因为与陕西巡抚林大人的关系处理得好,日子就过得比较舒服。

武达齐却不太会讨好人,所以被折腾到了甘肃。这是天命皇朝最偏远的省份,还有巨大的战争风险。武达齐被人歧视惯了,一听朝廷要设立军功田,便想当然地认为又没有自己的份。

李子辉笑道:“武总兵多虑了,公文上说得很清楚,边军、地方守备部队一视同仁。不过若想多得军功田,就得多立军功。在这点上,我们边军就占便宜了。”

武达齐道:“这是边军将士们拼命拼来的,我老武却是没有意见,只要不把我们守备军扔一边就行!”

季礼僧胆子比较小:“督帅,既然朝廷如此关心军中将士,仓储司的事,我们是不是缓一缓再说?”

董世光摇头:“朝廷是朝廷,兵部是兵部,仓储司是仓储司,炮弹受潮是炮弹受潮,军功田是军功田,一码归一码,怎么能混为一谈?”

此事议论完,才进入正式的军议,也是例行的会议。西北行营参军室的高级书记也即高级参谋人员,各边防部队的副参将、各地方守备部队的副守备以上军官统统参加,至少有七、八十人。这样的大会,言的人反而更少,基本就是董世光、曲毅新、李子辉三人在说话。

正式军议之后,西北行营在武威城内的正五品以上武官纷纷散去,接下来进行的,才是真正的军议,却只有董世光、曲毅新、李子辉、葛午明、张国安、吴天鹤六人参加。

经过前面两场会议的正襟危坐,这六人早烦了,就在外面的凉亭里随便坐着,有的脱了官服外袍,有的腿翘得老高,董世光还带头脱了鞋子。

这也印证了另一个世界的一个段子,规模越大、组织得越正规的会议,越没有实质性内容,规模越小、气氛越随便的会议,反而最关键。

“老葛,你刚从十里堡回来,以你的感觉,前方到底怎么样?”

十里堡算是西北行营的前进指挥所,西北行营的另一位副总督石秋珍就在那里指挥。十里堡离甘州不过一百余里,是河西走廊上一处比较狭隘的位置。不过旁边的山既不高也不险,不值得修建大型城池,只是建成了一个小规模的城寨。

“督帅,狼族在这边的活动不多,探子们已经探明,他们把骑兵集中到钓鱼城方向去了。现在从甘州通往钓鱼城的大、小道路上,到处是狼族的游骑,斥候行动很不方便,折损得也很厉害。我本来想派人到钓鱼城去接头,可却始终突不过去。另外,我还有个奇怪的感觉,就是这次狼族的行动方式与以往不太一样。”

狼族的游骑相当于南军的斥候,大军行动的时候,他们负责提供外围警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