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帮子拍着胸脯:“辛公公放心,我做事口风最紧了,绝对不会传到赵公公那里去!”
小辛子又犹豫了一下:“也不好让梅妃娘娘久等,只好烦劳帮公公跑一趟了。你过去后,就禀报梅妃娘娘,说皇上过半个时辰就要驾临梓福宫,请娘娘做好接驾的准备!”
小帮子大喜:“是,我这就去!”
这小子心里还在嘀咕,怪不得辛学文舍不得把这差事让给别人!皇上驾临梓福宫,那是天大的喜讯啊!谁去报信,梅妃娘娘还不予以重赏?他却不知道,皇帝去梓福宫,并非额外的恩宠,而是老早就答应了梅妃的,并且时间还延后了。最要命的是,小辛子猜到,既然皇帝特地把徐阁老请到了乾清宫,那一时半会肯定不能完事。皇上说是一刻钟,小辛子自作主张加到半个时辰,可依然觉得心里没谱。
却说徐信介徐阁老来到乾清宫后,果然与皇帝密商了许久。关于皇帝去晚了梓福宫、梅妃如何生气,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却说徐信介出了乾清宫之后,赶紧回到紫光阁布置相关事宜,第一件事就是把刚刚回家的兵部尚书于崇法叫了过来。
“徐阁老,不知……”
徐信介摆手:“事情也简单!你单独向圣上禀报的事,圣上回思过后,又有些新的想法,因此叫我进去吩咐了一番。这说来说去还是兵部的事,还得你来安排!”
徐信介的话音未落,于崇法的脸“嗖”地就红了。根据天命皇朝的行政制度,除非得到皇帝的特别交代,普通官员并不能直接向皇帝汇报。正常的政务,一级一级报到六部后,先要呈报相府,由当值的丞相处理,大事还要几位丞相一齐商议,最后再从相府报给皇帝。
这是理论上的规矩,实际运行的情况如何,与皇帝有很大的关系,前朝的昏冥侯与现今的成德皇帝乃是两个极端。
昏冥侯图省事,把政务都委托给了丞相,谁要是直接找他汇报,十有八九要挨一顿收拾。当时的丞相乃是现在的少保齐振鹏,关于太尉赵胤荣谋反的消息,就都是他帮着压了下来。等昏冥侯有所察觉时,事情已经不可挽回,太尉赵胤荣就变成了现在的成德皇帝。
成德皇帝上台后,汲取了昏冥侯的教训,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恨不得每个臣子都能直接向他汇报。可天命皇朝的行政体制乃是千年流传下来的,又顶着张真人的级大招牌,成德皇帝也不好明目张胆地鼓励臣子逾矩,只能慢慢地潜移默化。
在这点上,于崇法做得很好,因此成德皇帝虽然不喜欢他,却还不得不用他,甚至还必须违心地不时予以支持与褒奖。
对于这种情形,心里最不舒服的,就是几位丞相。他们不敢跟成德皇帝计较,就都衔恨上了于崇法之流。徐信介今天借机点破此事,就不无敲打于崇法的意思。
看于崇法还算识趣,徐信介就转移了话题,开始认真落实成德皇帝的旨意。
听完徐信介的安排,于崇法说道:“徐阁老,此事能否办好,关键还在于钓鱼城。如果李定国没有把消息扩散开,怎么都有操作的余地,如果李定国好大喜功故意张扬,那就不好收拾了!”
徐信介点头:“圣上也虑及到了,因此让我赶紧告诉你。具体如何处置,你先拿个法子出来!”
于崇法想了想:“只要李定国暂时还没有宣扬开,处理起来倒也简单。此事太过离奇,出于慎重,兵部应该调赤温和这两个斥候进京当面核实。在兵部形成定论之前,禁止扩散有关消息……”
原来成德皇帝考虑过后,决定还是要把此事捂下去。以他对吉木塔和狼族的了解,王子被俘乃是奇耻大辱,即使没有雪灾,吉木塔肯定也要报复。可只要天命皇朝不张扬此事,就还有外交解决的可能。按成德皇帝的设想,实在不行,偷偷把赤温放回去就是。
可这里面还有两个不确定因素。
一是狼族是否真的爆了大规模的雪灾,雪灾又到底有多严重。如果雪灾不严重,只要成德皇帝答应给狼族补偿些粮食,狼族也就不会入侵了。如果雪灾太过严重,那放不放赤温狼族都要入侵,就不如公开此事给天命皇朝上下鼓舞士气了。
二是怎么安抚这两个斥候。这么大的功劳,不酬功显然不合适。可即使要酬功,却又不能用真实的理由。和平年代,要想找到与擒获狼族王子相当的功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杀人灭口也是一个办法,可成德皇帝也是行伍出身,不到万不得已之际,他不愿意用这样极端的措施来处置立下了汗毛功劳的士兵。
成德皇帝还没有想过杀人灭口,可有人却提前想到了。看着于崇法侃侃而谈,徐信介心中不住地冷笑:“世上就你于崇法聪明,能够想出合适的办法来!可纸终究包不住火,帮着皇上隐瞒击杀并俘获狼族王子的功劳,没准还要对功臣下手。一旦暴露,皇上肯定要把责任都推下来,恐怕你于崇法就是个千古奸臣的下场!”
“于尚书,圣上对此事极为关心,特地交代我让你操持。今后有什么进展,你直接面圣就是。相国那里,我会予以说明的。”
徐信介嘴里的相国,就是当朝丞相杨奇溥。丞相、副相都可以被称为阁老,就体现不出丞相的尊贵来,所以丞相又被称为相国,副相却不能如此称呼。认真说起来,杨奇溥还是徐信介的授业恩师与官场导师,徐信介尊重杨奇溥,可不是人前的伪装,而是真心实意。
徐信介一个顺水推舟,把这件看似能够讨得皇帝欢心、实际后患无穷的棘手任务推给于崇法之后,又特地说明,让他有事直接找成德皇帝。于崇法不过是个自以为聪明的政客,哪里知道世上还有这么高妙的政治手腕,还以为这是额外的信任,果然乐颠颠地入彀了。
徐信介处理好此事之后,第二天一下值,就径直去了杨奇溥府上,专门禀明了此事。杨奇溥听罢不置可否,却吩咐徐信介道:“信介,你帮我磨墨,我写副字送给你!”
徐信介大喜:“老师的字乃是今世第一,学生今天真是何其幸运!”
杨奇溥微微一笑,提笔写了四个大字“政者正也”:“信介,你拿着,回去好好琢磨!”
徐信介恍然大悟:“老师,我明白了!为政者必正,谋略手腕只是权宜之计,如果要想长期执掌政事,做事就必须要堂堂正正!”
杨奇溥先点头后摇头:“你这么快能想到这个,已经不容易了,不过还没有彻底掌握其中的精义。这句话并非我编的,而是张真人的训示。张真人升仙后,留下了一本《天道民生》,其中的见解远非你我所能企及。可惜的是,此书早就失传,现在能看到的,无非是后人抄录的只言片语。这句话就是我不久前得到的,我想了许久,又对照了许多《天道民生》的逸文,自以为领悟了一些张真人的本意,今天正好与你说一说。”
“所谓政者正也,真是足以为执政者戒!一是执政目的要正,遵天道、促民生,才是执政的真正目的。我们作为皇朝宰执,万万不可为了执政而执政,更不能象那些俗人那样,把财货美女当成执政目标,而必须时刻把民生摆在第一位。我也不是要你完全拒绝财货女人当道学家,可你要谨记,这些都只是从政的附带收益,如果你能让民众满意,财货女人自然会随之而来,如果你不能让民众满意,没准连性命都保不住,收罗那么多财货女人又有何用?”
“二是执政方法要正,这也就是你刚才说的。如果你还处于官场的底层,我不反对你耍耍心机。但你现在已经是皇朝副相,官场技巧当然要用,但尽量不要再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这次的事情你处置得很好,但还是有点缺憾。政者正也,我们既然在宰执的位置上,就应该主持正义。那两位杀死狼族小王子、俘虏狼族三王子的英雄,功劳不应该被抹杀,更不能出现被人灭口的极端情形。皇上有他的考虑,我们配合着暂时隐瞒此事不是不可以,但从长远而言,此事必须大白于天下!在事情不能公开之前,我们要尽量保护好两位英雄,也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为将来公开此事做好准备。”
徐信介听得悚然而起:“老师,弟子谨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