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最近浙江倭寇肆虐,沿海地区估摸着过不了多久又要开始打仗。
元康帝心疼地看了看常年入不敷出的国库,想到近两年因为打仗,宫里已经连着两年连元宵灯会都没敢办了。不等南安郡王为自己伸冤,便下令让锦衣卫快速把那几处地产全都给卖了,一下给国库充入了近五千两白银。
元康帝知道,这点数目只占南安郡王和长公主名下资产的十分之一,但他多少得给长姐一点面子。只要御史们不说,他就不提,御史们说了,他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决定要如何处置。
就例如一处位于河北沙河县汤山脚下的别院。
别院被查抄的消息刚一传出,长公主便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她跪在元康帝面前,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说什么那间别院是儿子买来孝敬自己的。自己早年因为操劳国事过度,有一次染了风寒还坚持冒着风雪去垂帘听政。
从那以后,每到冬天,自己这双老腿就时不时发酸发痛。儿子体恤她辛苦,才特意在汤山购置了这间汤泉别院,供自己疗养。
说来说去就一句话,那间别院可是她儿子的一片孝心,能不能还给他们。
元康帝很是心烦,都贴了封条的东西,哪有还回去的道理,让百官知道了,岂不是要怪他这个天子太儿戏了。
可长公主哭闹得厉害,为了一间别院,把儿时趴在御花园的鹅卵石小径上,给弟弟当坐骑的事都搬出来说了。
元康帝实在没办法,只好让太监把锦衣卫的头领叫过来。
锦衣卫指挥使静静听完了皇帝的请求,又看了一眼哭得直不起腰来的长公主,面无表情地说:“回禀陛下,臣昨日已按您的吩咐,将收缴的几处地产都卖出去了,所获银两也已悉数充入国库。”
此话一处,大殿内的哭声戛然而止,长公主的小脸唰得一下变得惨白。
坐在龙椅上的元康帝,摸摸龙须,一脸惋惜地叹了口气。
没办法,贴了封条能撕,契书都签了就不好办了。
可长公主不死心,出了宫,立即让底下的探子去查汤山的那处别院落到哪个富商手里了,还说就是花两倍的价钱,她也要把别院买回来。
探子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回去复命了。接手别院的富商,乃是南平郡王。
这小子为了不引来御史的注意,还特意托自家王妃的一个远房亲戚去买,待风头过后,再转移到自己手中。
听到探子的回报,长公主瞬间傻了眼。
再说南平郡王,他虽是个不怎么受重视的郡王,但好歹也是个郡王,今年又刚任了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的官职,自有一套反侦察的手段。
怀敬长公主那边的探子刚查过,他这头就得知了消息。
深夜,南平郡王回到府中,躺在床上同自己的王妃仔细琢磨起来。
“怀敬非要买这间别院做什么?”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听说长公主今早还特意入宫,向陛下讨要这间别院,没要成……”
年轻的王妃忽然想到什么,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拍拍丈夫的肩头,“哎,你说,会不会是那里头藏了什么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