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废话,赶紧去。”苏景同翻了一页书。
苏景同暂代博士授课,谢永章恨恨回勤学堂喊学生,大家听到此噩耗,纷纷表示曲博士一定是疯了,不情不愿地拖着沉重的脚步来接受苏景同的折磨。
人稀稀拉拉,好半天才坐齐,苏景同不着急,只自顾自地看书,等所有人都齐了,苏景同还是那副歪躺着的模样,照旧看书,“今儿下午你们的课程,第一问,想想今天上午为什么失败。”
谢永章:!!!
谢永章脱口而出:“因为你卑鄙无耻!”
苏景同充耳不闻,继续看书,“想出正确答案的,加一积分。允许你们讨论。”
太学府是积分制,想要从太学府毕业,除了必须修够两年,还需要满足获得3oo积分的条件。闻道堂的学子们不到半年就修满了积分、明德堂和中和堂的学子们现在虽然不满学分,但总不至于太差,以目前的度,两年一定能修满。
勤学堂嘛……
应当是没人能准时毕业了。
虽说皇亲国戚勋贵子弟,多上一年学,对人生没有什么影响。但丢人呐。爹娘说不定还要揍他们。
于是学生们短暂地沉默之后,沸腾了。
第15章积分
讨论声起初很小,众人只小声地在讨论。
“你说是怎么露馅的?”
“有人通风报信了?”
“全太学府学子不都在么?谁通风报信?”
“谁说都在,有一个人不是不在么?”众学子互相对视一眼,深深觉得自己找到了正确答案。
他们设计恶作剧时,只有199个学生在场,唯一不在的那个,是顾炎,当今圣上的亲侄子。
论身份,是太学府众学子中最高的。
但顾炎的身份尴尬——他是圣上大哥的儿子。
当今圣上还是六皇子时,同当时的大皇子关系,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
昔年太子未定,最有机会定为太子的是大皇子和六皇子。
六皇子顾朔在治国谋略上远大皇子。但大皇子作为皇后嫡子,母族掌管禁军。顾朔生母出身不高,养母出身也普通。在周文帝想扳倒摄政王苏季徵的时候,选顾朔当太子远不如选大皇子当太子合适。
后来在皇后和大皇子的撺掇下,周文帝违背祖宗规定,文和11年,把才十四岁的顾朔封郡王,封地定在边远地区新州,远离皇权。
文和15年,摄政王担心顾朔在新州不便控制,找了个理由把顾朔弄回了京城。
到了文和2o年,支持顾朔的人越来越多,大皇子坐不住,做了个粗糙的局,把酒醉的顾朔,和周文帝新进宫的妃嫔放在同屋,被周文帝现时,妃嫔衣衫不整,泫然欲泣。周文帝勃然大怒,要顾朔滚到岭南去思过、
这个局简陋至极,可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文帝需要明确给皇后和大皇子一针定心剂,好让禁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与摄政王苏季徵分庭抗礼。
流放岭南,是个很精妙的决定。流放本身是“罪不至死”的意思,但去毒虫遍地、瘴气漫天的岭南,能不能活下来就看天意了。
若非苏景同横插一杠子,硬要扣下顾朔,兴许当今圣上已经死在岭南的毒虫瘴气中了。
等到周文帝平了摄政王之乱、顾朔平定西北,新的矛盾产生——周文帝故意冤枉顾朔,流放他去岭南,又为了在摄政王面前伪装无力,将顾朔送给苏景同当嬖人,顾朔还会听周文帝的指令么?
大皇子和皇后向周文帝进言暗杀顾朔。三人一拍即合。
顾朔虽在暗杀中活下来,但伴随他平定西北、立下赫赫战功的军师姜时修却被掳走,至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