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冶抬头一看,赶紧站起身来:“是万总啊,你怎么过来了,这里到处都脏兮兮的,小心踩着鸡屎。”
于林也起身,冲我点头。
“踩着了也没事。
以后别叫我万总万总的了,就叫大哥吧,听着舒坦。”
“那哪成呢,论起辈份来,我俩都管你叫爷呢。”
于林在一旁说。
“你俩呀,可拉倒吧,叫我爷,那不把我叫老了?乡道辈,没那么多讲究,就叫大哥吧。”
俩人没再说什么了。
张冶边拿胶头滴管往一只小瓶子里吸药液,边和于林说话:“这是法氏囊疫苗,鸡痘刚防完。
这是第一遍法氏囊疫苗,隔六七天还要防第二遍呢,争取再用半个多月的时间防疫完。
这两种疫苗防完了基本上能确保火鸡不得瘟病了。”
正说着,他又在鸡眼上滴完一滴药液,起身把鸡扔在房子南侧的一个小一些的篱笆里。
他对我说:“万总,你自个儿进屋拿凳子坐吧。”
说完,他打开篱笆门,进去抓鸡,鸡圈里顿时响起了火鸡扑愣翅膀的声音,乱哄哄的。
有只健壮的火鸡竟然飞上了篱笆,眼看着要往外飞走了。
于林连忙起身,来到篱笆外,一边吓唬着往里赶那只火鸡,一边说:“我来帮你吧。”
我顾不得进屋拿凳子,也走过去,和于林一起帮着张冶赶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突然,张冶瞅准一个空当,猛地一伸手,左手抓住火鸡的翅膀,右手顺势关上了篱笆门。
他一手提着鸡,一边问于林:“你不是要放牛吗?”
“牛拴在那边吃草呢,放完牛后到果园打药,今天就这么多活儿,赶趟儿。
这样吧,我打疫苗,你抓鸡,不就是往鸡眼里滴一滴药水吗?”
“对,其实很简单,你先滴一滴试试。”
于林右手拿过胶头滴管捏住胶皮,伸向旁边的一只小玻璃瓶子里,吸了一下,然后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在鸡眼睛上滴了一滴药水,鸡眼眨巴了几下,药水被吸收进去。
“好勒,就这么简单,吸一次能滴三四次。”
张冶提起鸡,向南边的篱笆里扔去,火鸡叫着飞进篱笆。
我也加入到抓鸡的行列中去,和张冶合力,抓鸡的速度快多了。
两人抓鸡,一人防疫,速度快得很。
突然,于林惊叫一声:“哎呀,不好!”
张冶一怔,回头看他:“怎么回事?”
“我滴鸡鼻子里了。”
张冶扑嗤一声笑了:“没事儿,滴鼻子和滴眼睛效果一样。”
我一边和张抓鸡,一边问:“张冶兄弟,你这500只鸡花了多少本钱呀?”
“万总,8块钱一只,4000块,这还是张所长朋友的友情价呢,别人去买鸡苗,得10块钱一只。”
于林说:“这火鸡苗可真贵啊,咱本地的小鸡苗8块钱能抓好几只昵。
听说这种鸡能长三四十斤,能长那么大吗?”
“我这是养的小型火鸡,喂得好的话10个月长十七八斤应该不成问题。
大型火鸡得人工授精才能繁殖,咱马家镇,不,整个龙山市现在都没有搞人工授精成功的。
小型的用蛋就能繁殖,也好养。”
于林问:“这火鸡真的好养吗?”
“好养,这种火鸡叫青铜火鸡,老家在欧洲,适合半山半泊地区养殖,主要以青草为主,吃少量的料。”
“我的天哪,张冶兄弟,你今年发财了!
一只火鸡就按15斤,每斤10块算,就是150块钱,100只,500只就是块钱呐!
等挣了钱,先给你妈买点好吃的。”
张冶脸上闪着灿烂的笑容:“哪能那么算账啊,如果大批地往处批发,就不能算10块钱一斤,最多8块。
还有成本、疫苗钱、料钱,还要去掉因病死亡的,一年挣个三四万就算是烧高香了。”
于林兴奋地睁大眼睛,情绪有些激动地说:“不管怎么算,都有账算,比养跑山鸡强,同样养一年鸡,一只火鸡的体重抵得上三只跑山鸡。
这样吧,你养一年试试,挣钱的话明年我也养,咱们合伙,把这个新兴的养殖项目搞起来。”
张冶高兴地说:“好哇,这个项目是新兴的,目前全市没几家,火鸡还属于绿色食品,市场潜力大。
要不,我也不会动这个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