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人一是过来报喜,二是人家妹妹妹夫帮了他们家那么大的忙,他们怎么也得买些东西过来感谢感谢。再是亲家,该有的人情礼节,还是要有的。
说完了事,婉拒了余淑英的留客,杨家人笑容满面地告辞走了。
从娘家回来,杨大姐笑眯眯地看着自家男人:“这回咋那么大方?”
杨大姐夫坐下来,倒了杯茶,慢慢喝着,喝完他才不疾不徐说道:“这一千块钱,你兄弟就是不还,我也认了。”
杨大姐白他一眼:“他们有了钱,肯定会还的,玉华就不是那种人。”
杨大姐夫看她一眼,心里就想笑,合着你也知道你那弟弟不靠谱,靠谱的是你兄弟媳妇?
杨大姐没好气道:“笑啥啊?”
杨大姐夫自然不会告诉她,就说:“原本我以为你那弟弟将来会是我们的责任。”
他说完,见她瞪眼,就说:“你那么护着明安,咱们孩子都靠后站,我很难不这样想。”
杨大姐哼了声:“我就一个弟弟,我不护着他护着谁?”
两人结婚这么多年,杨大姐夫还能不了解她,只说:“现在人家妹妹妹夫把他们带了出去,我们轻松了一大截,这还不说,人家那妹妹妹夫都是有能力的,好不容易咱们家有个人跳出去了,当然得支持他。”
人情社会,关系就是这么处出来的,你不拿出诚意,别人又怎么知道你的诚意?
他既然想和人家拉近关系,当然得从小舅子身上出力。
这边,杨家人走后,余淑英才看向二儿子两口子,语气不咸不淡:“怎么想起回来了?”
赵卫东这会儿连小姑的事都没心情提了,他想不明白,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就那么容易得到?
玉华当初读书还不如他,到了京都竟然也能找到工作,他真的很难接受。
张盼晴也很不是滋味,两个小姑子,当初过得都不行,都不如他们,没想到不过几年功夫,一个成了作家,一个在京都有了工作。
更没想到的是,人家现在都要在京都买房了,婆家全力支持,而她呢,还窝在家里带孩子,整天想的是怎么让娘家大哥还剩下的那三分之二的钱,怎么让孩子成绩更好一点儿。
余淑英见他不吭声,心里就来气,声音陡然拔高:“又咋了?”
赵建忠哼道:“要是回来找我们闹。。。。。。”
赵卫东回过神,说道:“爹娘,没闹没闹,我只是,只是有些意外玉华竟然要在京都买房了,杨家人真是团结,一家子都愿意出钱给他们买房,你们可以放心了。”
他也不敢再闹了,他是真怕了小姑。
说到小姑,他这会儿总算想起回来的目的。
余淑英面无表情地看向他:“三个姐姐是借给他们的,要还的,至于明安爹娘,他们就那一个儿子,又没分家,他们一到京都,瑾台就把玉华工作解决了,一分钱没让他们出,他们不傻,不会想不明白这中间的事情。”
赵建忠看向他:“要怪就怪你命不好,别说我们家三个儿子,就是只有你一个儿子,也不会像杨家那样只顾你一个人的。”
赵卫东脸一下子涨红了,刚刚那话爹娘误会了:“我没这意思。”
赵建忠看他一眼,有没有那意思,他心里清楚。
这儿子一肚子小心思,却想不明白事情的最关键点,最重要的是三闺女要买房吗?
最重要的难道不该是两个孩子能在京都读书?
家里的教育和京都的教育能一样吗?
他一直说重视孩子教育,却没看明白里面的门道,真不知道该说他聪明还是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