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东看到赵淩很高兴,大声招呼:“四郎起了?快收拾收拾,咱们一起去钓鱼。”
他已经看过了。
这边的淩水河段更加宽阔,鱼一定更大!
赵淩刚叫了一声“东叔”
,就被窦荣打断:“钓什么鱼,咱们进山去打猎!”
“哎……”
裴先生刚想说自己不想给赵淩放假,得给学生讲解昨天写的策论,小光头就已经被外面来的土匪架着上了马,一溜烟就跑了个没影。
作为一个高配版的小湖村,小庄这边的山也更高更深。
清瑶只来得及叫大灰和大黄跟上。
两条威猛的大狗进山就跟回家一样熟门熟路。
赵淩在小庄几天时间,这还是第一次进山,好奇地四处张望:“姑姑说山里头有泉眼,裴先生每天煮茶的水就是从山里头运来的。”
刚进山的这段路修得非常不错,能走一辆驴车,显然是经常有人进来运水。
同行的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叫余大,皮肤黢黑,总是未语先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前面山坳里就有泉眼。
路就修到那边,再往里走就能碰着野兽了。
山里头有狼……”
他骑着一头驴子,看看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两条大狗,改口,“有狼狗群。
除了秋天大家伙一起进山捡点山货,别的时候可不敢进。”
他是几年前被老太监从河里捞起来的,跟了老太监姓余。
赵淩好奇:“带着大灰大黄进山也不行?”
余大又看看两条大狗,回头对赵淩笑笑:“它们平时可没这么听话。”
这两条大狗说是放羊的,更像是……放羊的。
牧草是种的,很集中,附近没有野兽。
羊有草吃也不会走远。
放羊的主力是庄上的几个老太监。
其实也不用人多么盯着,早上赶着羊到草地那边,晚上再赶回来就行。
边上有个棚子,防着有人过来偷羊,略微防着点羊把草根撅出来吃了。
两条大狗平时想放羊就放羊,想进山就进山。
想驱策着它们进山打猎?想都别想。
余大多看了一眼赵淩,心想:还得是赵四郎,啥动物都跟他亲。
一会儿进了山,是不是山鸡野兔都会往赵四郎怀里撞?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泉眼附近,再往山里头走,就没路了。
马匹和驴子留在附近,一行人跟着两条大狗进山。
夏季草木繁盛,赵淩还想自己走,一走进去,草比他还高,还好能骑狗。
窦荣走在边上:“你这样子,回头我画下来,给表哥瞧瞧。”
赵淩紧了紧背上的弓:“嘿!
太子殿下肯定笑话我。”
“他怎么会笑话你呢?他是瞧你好玩。”
“玩他自己弟弟去!”
赵淩心想再过个几年的,等他腿长一米八,让他知道什么叫好玩。
余大对附近的地形很熟悉,哪里有野果树,哪里有板栗树,哪里有水源,哪里可以歇脚,一看就知道平时没少偷摸着上山。
周南笑呵呵地跟他套话,余大两三下就承认了,又赶紧补充道:“我们上山都是好几个人一起,不会单独一个人过来,也不跑远,就这附近的两个山头,下几个套子、砍点柴什么的。”
小庄这里生活,比一般佃农要强得多,至少不至于饿死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