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动物的互惠互助,动物之间既有生存竞争,也有互惠互助。
有的还有情有义,同样懂得母子情、兄弟情、夫妻情。
乌鸦往往使人讨厌,但它们之间却很懂得情义。
有人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在山坡上,一群乌鸦整齐地排成弧形的队伍,围在一只死乌鸦的四周。
有一只看上去像首领的乌鸦站在死乌鸦旁边,呱呱地叫个不停,似乎在悲鸣,其他乌鸦默不作声,好像在倾听它的“悼词”。
过了一会儿,有几只乌鸦衔着那只死乌鸦,飞到附近一个池塘的上空,将它抛入池塘,随即又飞回原地。
那只首领乌鸦又哀叫了一阵后,带着队伍在池塘上空盘旋几圈,然后边叫边飞向远处。
非洲有一种犀牛鸟,常在犀牛伤口中啄食各种寄生虫,既利自己,也帮助犀牛免于病患。
海葵虾的两只大螯各自夹着一只红海葵,整天东游西荡,一遇到危险,海葵虾立即提起红海葵,红海葵便把有毒的触手对着入侵者,以防外来者的袭击。
这样,海葵虾可以到处觅食,不必为安全而担忧;而海葵只要收集海葵虾吃剩的残肴就足以饱腹。
鳄鱼和千鸟的互惠互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千鸟不但在凶猛的鳄鱼身上寻找小虫吃,还能进入鳄鱼的口腔中啄食鱼、蚌、蛙等肉屑和寄生在鳄鱼口腔内的水蛭。
有时鳄鱼突然把大口闭合,千鸟就被关在里边。
只要千
鸟轻轻用嘴击打鳄鱼的上下颚,鳄鱼就会张开大嘴,千鸟随即飞出。
白蚁与它肠子里的超鞭毛虫互相勾结干坏事。
白蚁喜欢吃各种木头,但它自己没有消化木质纤维的酶,吃进去的木屑无法消化。
生活在它肠道内的超鞭毛虫能产生分解木质纤维的酶,将木质纤维分解,供白蚁当作养料吸收,鞭毛虫也从中得到养料。
如果把这两种动物分开,白蚁就会饿死。
动物的互惠互助在同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有人曾亲眼见到一只瞎眼老鼠紧紧咬着前面的明眼老鼠的尾巴,一步一步地靠墙边慢慢地爬。
有的动物还能帮助人类,似乎也懂得一点人情。
如义犬救主、战马尽忠等等。
动物的这种相互关系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还有,动物的相关相克,生物学家发现,鼠害严重的地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蛇类被大量捕杀。
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有一种自然的平衡关系,它们彼此既相关又相克。
如果人为地打破生物之间的这种平衡,必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白蚁和黑蚁是一对冤家,一旦相遇就会大动干戈,往往出现大兵团作战的场面。
结果常常是黑蚁战胜白蚁,白蚁损兵折将,活着的只好纷纷撤离逃命。
这就启发人们用黑蚁来防治毁坏建筑物的白蚁。
山雀和啄木鸟是一对好伙伴。
山雀喜欢飞到啄木鸟那儿,在地上吃食
啄木鸟啄出的虫子;啄木鸟由于专心敲啄树皮,很容易遭老鹰偷袭,而山雀只要看到老鹰一出现,就会突然安静下来,这等于给啄木鸟发出信号,让它赶快躲起来,以防老鹰的袭击。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一切食物的循环都是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来完成的。
图中表示各种动物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楚看出动物彼此既相克又相关。
狐狸是令人讨厌的动物,但倘若没有狐狸,兔子、田鼠、刺猬的数量必然剧增;而这些动物所食用的田间植物和果实必然大量减少,甚至有被吃光的可能。
这样,整个生态环境就被破坏了。
反过来,如果狐狸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兔子、田鼠、刺猬就会减少,而那些田间植物等就会越来越茂盛,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在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相关相克是很微妙的。
人们研究它,掌握其中的奥秘,可以更好地利用动物为人类服务。
还有,动物的通讯联络,世界上没有一种动物能够真正单独地生活。
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各有自己的方式。
蚂蚁的集体生活,靠特殊的“化学语言”保持联系。
蚂蚁的“化学语言”称为激素,它是由蚂蚁某一器官或组织分泌到体外的一类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