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恋上你看书网>土夫子真的存在吗 > 第70章 霞光映斗(第2页)

第70章 霞光映斗(第2页)

好在是第五天雨总算是停了,放晴之后久别的太阳也终于出现了,随着阳光普照的升温,脚下云雾散开,我们也是终于看到了怀玉山的全部山景地貌。

其实……我们等了好几天终于看到的,也并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壮观奇景,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座山川,无非就是站的高点,看的远点,很多怪石嶙峋

毕竟怀玉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地貌,后来成了旅游区也是个3A而已。

再说,我们等的也不是看这里的风景,而是等着傍晚的晚霞,期待一下晚霞的光,会不会在这里出现什么奇景,是否符合浅册璧上的‘霞光映斗’。

看了一会儿后,老胡突然眯着眼,眺望着远方,冷不丁的在嘴里自言自语嘀咕了一句:“九龙相守,好风水,是个好风水啊!”

老胡居然还看出了好风水?

我心里猛地诧异。

孙反帝也是忍不住好奇的问了一句:“老胡,你嘴里嘀咕什么呢?什么好风水?”

不等老胡应声,二叔也带着点在风水上不甘示弱的意思,把话接了过去,眺望着和老胡相同的方向说道:“看到前面的盆地了吗?外面围着大大小小的山峰刚好九座,代表的是九龙,在风水堪舆以地势观形意来说,这就叫九龙相守,但是在《葬经》里,严格的来说应该叫九天一地,里面的整片盆地都算是个块风水好地!”

二叔不仅解释的详细,还加以订正和润色,这里面也有点和老胡风水斗法的意思。

老胡也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并没有再说话。

而我却把二叔的这番解释听进了心里,赶忙问了一句:“叔,既然那里是块风水好地,会不会我们要找的地方就在那里?”

虽然我说过,风水的提出是西晋时期郭璞撰写了《葬经》才开始有的。

但也说过,风水的概念是早就有了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古。

郭璞也是根据这个概念,才撰写的《葬经》。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风水穴’,也并不是没可能。

二叔没有立即回应我问的这句话,而是又眯眼眺望着那片被森林全部覆盖的盆地,过了好一会儿才摇头道:“暂且不说有没有可能,整片地方最少也有八九平方公里,地方太大,要是进去没有头绪的乱找,运气不好一年都出不来!”

“先看看天色再说吧!”

二叔说的这个‘天色’就是晚霞的光。

既然浅册璧上写了‘霞光映斗’,这肯定是有一定含义的。

直到傍晚,我们等的霞光出现了。

随着太阳西下,火红的霞光满天,如同火烧,映照着西边的几座山峰通红,也有着几份令人陶醉的景色。

只是并没有我们想要期待看到的奇景,一切都非常的正常。

这必然也让我们有那么点失望和失落。

总不能我们的猜测是错的吧?

如果我们感觉西山的那片盆地是个风水好地,硬着头皮地毯式搜寻干越王墓的痕迹,那么无疑试错成本太高了。

直到太阳彻底落山,夜幕降临,我们也都没看出个什么名堂。

二叔感觉,说不定是今天只放晴了半天,晚霞的光不够,等明天傍晚再看看。

反正都已经在这里冒雨等了五天了,肯定也不差这再多等一天。

前几天下雨,我们都是在帐篷里轮流守夜。

晴了之后,还是包无事负责在外面守夜。

到了差不多凌晨四五点的时候,我被一泡尿给憋醒了,到帐篷外面撒尿的时候看到包无事披着大棉袄缩成一团,困得在不停点头,眼睛都差点睁不开了。

刚好我被这一泡尿给憋醒,也没了太大困意,就让包无事进去睡一会儿,换我来顶一下。

山顶凌晨的气温很低,关键是风很大,即便是帐篷特意搭在了一块大岩石的后面,也顶不住从四面八方吹来的冷风。

我背靠着岩石,也把身子缩成了一团,眼巴巴的望着天上的繁星,静静的听着四周的风吹草动。

直到五点多钟的时候,繁星逐渐褪去,天空开始破晓,慢慢泛起了鱼肚白。

再随着旭日东升,我望着东方的天际渐渐亮起通红的曙光,就像是一滴红墨水滴在了鱼肚白的天色上,逐渐的染红了一大片,那是代表希望的朝阳,代表着启初的朝霞!

朝霞?

我看着东方的天色,大脑里突然下意识的蹦出了‘朝霞’两个字,同时猛地反应过来:“晚霞是霞光,那朝霞也是霞光啊!”

“霞光映斗,说不定这里的霞光指的不是晚霞,而是朝霞呢?”

一想到这儿,我猛地扭头看向‘九天一地’的那个片盆地。

只见那片被森林全覆盖的盆地上空缭绕着一片白茫茫的晨雾,基本上什么都看不到。

早晨有雾,还不如傍晚看的清楚!

正当我感觉自己为了找墓,太过于敏感了时,随着旭日东升,朝霞漫天,盆地上空缭绕的茫茫白雾慢慢散去。

我惊异的看到盆地的森林里突然闪出了一道光,而且还是一道五彩斑斓的光!不是彩虹,就是单纯的一束五彩斑斓的光,在盆地森林里,朝霞的光映照下闪闪发亮!

这种现象也算是天降异色了。

我兴奋地欣喜若狂,也根本来不及想这到底是不是我们要找的‘霞光映斗’了,立马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二叔……二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