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靠近,木质水车缓缓转动发出的“嘎吱嘎吱”
声响,便悠悠地传入耳中,仿佛是一首古老的歌谣,轻轻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农人们早已远远瞧见了他们,脸上绽放出质朴而真诚的笑容,热情地迎了上来。
“贵客临门,蓬荜生辉啊!
快请进,尝尝咱自家酿的米酒。”
一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老农,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到众人面前,一边热情地招呼着,一边熟练地拿起酒壶,为大家倒上一碗碗米酒。
刹那间,那醇厚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萦绕在空气中,引得众人垂涎欲滴。
游客们纷纷围坐在院子里那古朴的石桌旁,桌上摆满了各种农家美食,色泽诱人,香气扑鼻。
老张迫不及待地端起酒碗,轻嗅一下那醉人的酒香,然后猛地一饮而尽,脸上瞬间泛起了红晕,活脱脱一个贪杯的老顽童。
“这米酒,真是‘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太对我胃口了!”
老张放下酒碗,用手背抹了抹嘴,赞不绝口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大爷,您可真会用词。
这地方,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安宁祥和,怡然自得。
真没想到在2060年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还能体验到这般古朴悠然的生活。”
小李笑着说道,眼中满是对这独特场景的喜爱与惊叹。
大家在院子里四处参观,木质的织布机静静伫立在角落,仿佛在等待着人们去触摸它的历史。
一位年轻的女游客轻轻走上前去,抚摸着织布机那略显粗糙的木质纹理,眼神中透露出好奇与敬意。
“以前只在书本上看到过这些古老的工具,现在亲眼所见,亲手触摸,感觉它们仿佛有了生命,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勤劳。”
她轻声说道。
农人们自制的真丝衣衫,挂在一旁的晾衣绳上,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那细腻的质感、精美的纹理,让来自西湖市的教师忍不住发出赞叹:“这真丝衣衫,工艺精湛,美轮美奂。
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在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却能创造出如此令人惊叹的物品。”
院子里的中医药铺,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一位老中医正在为游客们讲解着各种中药材的功效与用途,他手中拿着一株草药,说道:“这些草药,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它们的药用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老中医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院子外的桑池旁,一群游客正好奇地观察着蚕宝宝在桑叶上蠕动的模样。
“原来真丝就是由这些小小的蚕宝宝吐丝而成的,真是太神奇了。”
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
一旁的家长笑着解释道:“是啊,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也是古人善于观察和利用自然的体现。”
远处的药田和鱼塘,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鱼塘里,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溅起一圈圈涟漪。
药田里,各种草药郁郁葱葱,散发着独特的气息。
一位对农业感兴趣的游客蹲下身,仔细观察着一株草药,说道:“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生活状态真让人向往。”
这时,一位年轻的农人牵着一匹马走了过来,马背上驮着一些农具。
他笑着对游客们说:“我们平时就骑着马去农田干活,既方便又环保。”
游客们纷纷围了上去,好奇地抚摸着马的鬃毛。
老张跃跃欲试地问道:“小伙子,我能骑一下吗?”
农人爽快地答应了,扶着老张上了马。
老张坐在马背上,双手紧紧抓住缰绳,脸上露出既紧张又兴奋的神情。
“哈哈,感觉自己像个古代的侠客。”
老张笑着说道。
在农人的指导下,老张骑着马在院子周围走了一圈,体验了一把别样的田园生活。
在院子的一间小屋里,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正坐在窗前,专注地研磨着墨汁。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羞涩与期待,身旁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张洁白的宣纸和几支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