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也眉头紧锁,神情凝重,缓缓说道:“别急,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
既然他们撤资,我们就想别的办法。
办法总比困难多,咱们再想想,肯定能找到出路。”
老张的声音沉稳有力,试图给大家打气,但紧皱的眉头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担忧。
与此同时,华夏共享城的会议室里,气氛同样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窗外阳光明媚,可会议室里却像是被乌云笼罩。
周亚军、钱老板、林博士林峰、章子豪和张小娴等人围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莫斯科联邦突然终止合作,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周亚军眉头紧锁,双手撑桌,身子微微前倾,表情凝重地说道,“飞船后期维护所需的材料,很多都依赖莫斯科联邦提供的资源,现在供应一断,后续维护工作将难以为继。
而且,按照原计划建造的1000吨飞船,如今资源短缺,必须考虑改进优化方案。
这就好比盖房子,材料不够了,只能重新规划,不然这房子根本盖不起来。”
周亚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一字一句都像是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林博士推了推鼻梁上那副陈旧的眼镜,镜片后的双眼布满血丝,尽显疲惫与忧虑。
他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没错,建造1000吨空天往返星际资源运输飞船,需要大量稀缺资源来制造特殊材料。
比如,制造飞船外壳需要高强度碳纳米复合材料,其生产依赖稀土元素来增强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就像人的骨骼需要钙来支撑一样;动力系统中的超导线圈,需要铌、钛等稀有金属,它们就像是动力系统的心脏起搏器;而飞船的电子元件,则离不开镓、锗等半导体材料,这些材料是电子元件的灵魂。
之前这些资源已被国内民用产品开发的几乎殆尽。
如今我们不得不依赖国际市场,可部分国家对我们进行技术和资源封锁,卡我们脖子,限制这些稀有资源的出口,莫斯科联邦的退出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我们就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林博士的话语里满是无奈与担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资源短缺对飞船建造意味着什么。
“那我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半途而废。”
章子豪急切地说道,他猛地站起身,双手紧握成拳,脸上写满了不甘,“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心血,不能就这么打水漂了。”
钱老板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沉思片刻后说:“我们必须寻找替代方案,或许可以从星际开发的角度考虑。
既然地球上资源有限,那我们就把目光投向宇宙。
这宇宙这么大,说不定藏着无数的资源,就看我们有没有本事去挖掘。
这就好比在一片干涸的土地上找不到水,那就去寻找新的水源地。”
钱老板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期待,他相信,宇宙中一定藏着解决问题的答案。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众人达成共识:利用现有有限资源,将飞船改造成运输量在500吨左右的太阳系稀有资源集勘探、采集、运输等功能为一体的型号。
它将代表人类,成为首个向太阳系开发资源的太空物资运输飞船。
科研团队就此开启了没日没夜的攻坚。
在这艘飞船的改造中,科研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部分不可再生资源在2070年全球出现了枯竭问题,一些原本计划使用的材料无法再被生产。
例如,用于高强度合金的稀有金属钽和铌,以及用于电子元件的铟和锗,这些曾经广泛使用的材料如今变得极为稀缺。
科研团队不得不重新寻找替代材料,并优化设计方案,以确保飞船的性能不受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飞船就被赋予了华夏向太阳系勘探和开采并运输稀有资源的厚望。
它必须具备强大的功能,以应对太阳系内的各种复杂环境。
首先,飞船的主要动力系统采用了月球核能资源作为燃料,主推动力为核聚变发动机,辅以离子助推器和太阳能板。
核聚变发动机提供了强大的初始推力,离子助推器则用于微调和长时间航行,而太阳能板则在飞船穿越太阳系时为其提供稳定的电力支持。
为了实现太空中的长期停留,飞船内部配备了先进的生态循环系统,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这套系统借鉴了华夏月球基地的成熟技术,通过高效的光合作用和水循环,确保飞船在太空中的资源供应。
同时,飞船还配备了一套自主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即使在操控人员遭遇不测的情况下,它也能自动返回月球基地补充燃料,或者前往地球太空物流平台进行维修检测。
此外,飞船还具备无人智能驾驶的能力,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飞船的设计还考虑到了与地球和月球基地的通信问题。
由于太阳系内的电磁干扰和距离限制,飞船无法时刻与地球保持信息联络。
因此,它配备了先进的太空望远镜观测系统,通过接收地球发射的定向能光波信号,飞船能够在检测到特定光信号后主动向地球传送运行状况。
同时,当它在太阳系中检测到系统内部设定的稀有矿物质时,会主动向地球发出信号,并根据环境条件自主决定是否进行开采和运输。
此外,飞船还具备一定的太空作战能力。
它配备了激光反导炮和离子炮,以及智能机械臂,能够灵活抓取或推离相对低速靠近的物体。
这些武器系统不仅用于自卫,还能清理前方的太空垃圾,确保飞船的航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