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魏小妹回門的日子,一大早蘇種林就趕著驢車送人去姚莊,說不得還要回北關一趟,因此,學子們只能搭其他人的車回家。
張氏早早在路口張望,婉婉她是不擔心,但就怕倆皮小子惹秦夫人不喜。
見兒子神采奕奕,車上坐的三個也是樂呵呵,心下一松,將人抱下車。
蘇志棟已經給車夫銅板。
見著背簍里還有東西,張氏眉眼舒展,不是她眼熱回禮,這有回禮說明秦夫人態度還好。
張氏不知曉,大戶人家做事自有關竅,即便心中不喜也不會流於表面,禮數自會到位。
而蘇婉卻是知道,她這個便宜大哥,至少在秦夫子心中地位很重,真真的親傳弟子!
否則,不會連帶給她們姐弟四人都有玉佩。
回到家,張氏發愁,回禮有些重,布匹、筆墨紙硯,甚至還有一包幹海貨。
蘇婉早在看到回禮時就知道秦夫人用心了,她提議:「這沉色布給外公外婆爺奶做衣服,素青給大哥做長衫,顏色鮮亮的給姐姐跟杏兒做衣服。」
張氏沒應話,倒是先看當家的。
蘇長青點頭附和:「就按婉婉說得辦,這幾年倒是少有孝敬岳父岳母的時候,沾了婉婉的光。」
張氏心中明了,見紙墨都很好,對大兒子說道:「這筆墨多,給你爺送些,明日學堂開始上課,以後你爺用筆墨的時候也多。」
安兒嘟著嘴拽著二姐的手,那筆墨是師娘給他跟姐姐妹妹寫字用的。
蘇婉安慰,「你學寫字還要幾年,先給爺爺用,以後給你買的。」
蘇家學堂,在這個晚春時節正式開課。
連著杏兒安兒這跟著混日子的小不點,也才二十位學生,書桌做得長,兩人一桌都沒坐滿。
不過,老爺子倒是樂呵。
蘇婉也覺得剛開始有二十位學生已經很好了。
每日聽著隔壁讀書聲與玩鬧聲有規律地交替,蘇婉不期然想起一句歌詞,「琅琅書聲如春風,拂過千年時空」。
早晨的陽光帶上溫熱,站在山上遙看村莊,黛瓦褐牆錯落之間冒出一簇白裡帶青的雲朵,那是村道旁牆角邊的槐樹,滿頭繁花在暖風裡搖曳,連帶空氣都裹著蜜香。
杏兒安兒去隔壁讀書,蘇婉閒來無事,與李秀兒、魏小妹一道來山上采槐花。
槐花香甜,一般人家都是焯熟後涼拌,蘇婉卻想做槐花麥飯和槐花餅。
做麥飯最好是槐花苞,盛放的槐花涼拌或做餅都可以。
一串串槐花在青翠綠葉間搖擺,遠看就像有人百無聊賴將炸開的米花一粒粒串起掛在枝頭。
山林間的聲響很多,蘇婉看到了張松的身影,張柏被送到隔壁讀書,第三天就哭鬧著不來,被他爹提溜著耳朵送到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