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恋上你看书网>清平乐·村居种田苏婉 > 第53頁(第1页)

第53頁(第1页)

握著筆寫做法的蘇志棟笑得止不住,手一直在抖。

「笑什麼笑,要不是狀元餅太高調,我才不選這個名字呢!」蘇婉無語,有什麼好笑的,黃金餅名副其實,黃橙橙與金子一個顏色的餅,可不得叫黃金餅!

「趕緊寫上去,給師父師娘做回禮,這個餅松鬆軟軟,老人小孩吃都很合適,師娘要是送回京城,也算是很有心意的回禮了。」

秦夫人看到這張紙時,已經回了書院。

婆子整理回禮,看到荷包連忙呈上,「夫人,蘇家回了一個荷包!」

荷包是秋香色緞面,上面繡了倆童子捉小雞,繡工落在秦夫人眼裡並不算出彩,但這份意境很難得。

她接過仔細看了一回才解開,看到疊好的紙張,想到了什麼,坐正身子打開。

看著上面四樣吃食的做法,對身邊的婆子道:「小孩子不懂,這東西可不能隨便送。」

「奴婢可不這樣看,上次婉婉小姐來奴婢見過,定是她的主意。」

秦嵩雲看到也是驚了一下,讓婆子去書院找人傳話,「叫志棟來問問,這雖看著粗糙,可真落到有心人手裡,那就是秘方,能傳家!」

東西還沒收拾好就被師父叫,蘇志棟暗嘆一句「二妹」料事如神,去見人當面解釋。

說得是蘇婉的原話!

蘇婉只是做給倆小的吃,順便招待夫子一家。

家裡做的小零嘴,吃著放心,當然現在這個時代,沒有科技與狠活,外面賣得也不用太擔心,但要直接從外面買,即便蘇父蘇母尊她,給的零花錢多,可落在老爺子耳里,那可是糟蹋銀錢慣孩子!

至於這個做法,秦夫人要拿去孝敬京城長輩或是自己開鋪子,都與她無關,她不過是明面上搗鼓了吃食,實則拾人牙慧而已!

現在,蘇婉正忙著打聽舅舅身世。

也是張氏與蘇長青提議去姚莊一趟,找獵戶山民買菌子臘肉乾貨皮貨,秦夫子臨走前專門留了五十兩銀子,誠請幫忙購置。

倆小的這會兒去村里玩(顯擺)了,正好不在家。

蘇婉趁勢問道:「娘,大姐跟大表哥的親事是兩家都心知肚明板上釘釘嗎?」

「是呀,你大表哥能幹,而且兩家知根知底,不會委屈了梨花,你外公外婆也想梨花嫁回去。」

見狀,蘇婉直接打直球,「近親結婚不好!」

張氏這才抬頭看來,就連蘇長青都轉頭。

話一出口,好像也沒那麼難,蘇婉鄭重道:「是真的,近親結婚生的孩子容易出問題!」

「我知道,咱們這裡很是盛行姑侄甥舅這種親上加親的法子,可近親結婚真的不好,生得孩子表面看與常人無意,但有隱性問題,這個問題很有可能體現在後代身上,或體弱多病,或生來殘疾,更有甚者,落胎早夭。」

張氏愣怔了好一會兒,眼眶紅了,看一眼當家的,又透著窗戶向院子瞧了瞧,才低聲哽咽道:「婉婉,這事兒,娘只說給你,你大哥大姐還有杏兒安兒那裡,就不要說了。」

說來,張栓糧的身世,還真有些離奇。

彼時,張氏不過五歲,弟弟也才三歲,但弟弟生下就不大好!

為了給兒子看病,張有地成了走鏢人,掙得銀錢全給兒子看病買藥了,那幾年,村里都說張有地走鏢發大財卻不接濟族親,沒人知道張有地家的苦。

張有地獨苗苗,娶了姑家獨女表妹,張馬兩家並做一家,只等生兩兒子,有一人承馬家姓氏,可惜,兩人成親,先後落了兩胎,長女出生沒多久,家裡長輩先後過世。

張有地與妻子馬氏帶著長女過活,家裡殷實日子富足,可惜,自從兒子出生後,家境一日不如一日。

因兒子早產,身體弱,時常要吃藥,冬日不能凍著,夏日不能熱了,為了兒子能養好身體,張有地去走鏢,一年到頭在家也待不了幾日,掙得銀錢也確實多。

那時國朝剛安穩,盜匪多,走鏢人真真刀口舔血,因而,鏢銀也很高。

因此,姚莊人都說張有地掙大錢了,就有族親時常去剮蹭,顧及祖輩面子情,馬氏忍讓,可沒換來體諒同情,倒是迎來得寸進尺,以至,連兒子的命都沒能保住。

那年冬日,大寒,雪連著下了好幾日不見晴,馬氏帶著女兒又是燒炕又是炭盆,可惜,張家三歲的獨子還是病了,高熱不退,吃了好幾日藥不見好,大夫都開了參片,以至藥錢如流水。

後頭,張家竟是無銀給兒子買藥請醫,馬氏咬著牙去向族親討債,無人開門不說還反咬一口張有地家不厚道,這大冬日哪能出去做工掙銀錢、自家要過好日子不顧及族親??????

馬氏沒能討回債銀給兒子看病,反倒被冷嘲熱諷一番,回家看到奄奄一息如貓一樣喊娘的兒子暈了過去。

張有地高一腳低一腳踩著及膝的雪回家,迎接他的不是長女幼兒的歡笑,只有冷冰冰的屋子,病弱的妻子,淚水漣漣的長女。

「爹,弟弟沒了,被叔伯們害死了,他們不還咱家錢,還罵娘,弟弟沒錢買藥??????」五歲的張氏已經懂事,她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將這段時日弟弟的痛苦、娘的煎熬、她的恐懼道來。

本就擔憂的張有地眼眶通紅,提起門後的鋤頭要去算帳,一聲清音叫醒了他。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