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存在,可“喜气洋洋”
是每个国人都知道的词,每个能理解这个词的人都清楚的一种状态……
这就是冲突所在!
前世傅源从未去思考过这类问题,可如今细细思索,却发现很多带“气”
的古词都是这种无法具体描述的东西。
相反,科学兴起后舶来的翻译词,带“气”
的都能描述出具体的分子组成结构……
所以古代文化中对世界的理解,其实是区别于科学的另一套体系?
抛开其他问题,世界是有什么组成的?
从科学角度将,世界是由各种物质构成,而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分子和原子……未来还会再提出中子,质子,夸克……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一般。
但是从古文化来说,“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
,或者“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
相对于没有尽头的科学,“元气说”
反倒是更能解释的清。
傅源摊开手,躺在凉席上,眼神直勾勾的盯着屋顶,他似乎明白,自己为什么感知不到炁的存在了!
这一切都源自观念的冲突。
在傅源的观念里,只要是物质,就可以不断的分割,哪怕分割到原子层面,依然可以继续分割!
物质分割出来的,依然是物质,无论多小,哪怕是夸克,依然是物质,依然可以继续分割……
只要存在,就是物质,如氧气就是由氧原子构成,这是科学的观念。
可是“元气”
真的存在么?无法观测,无法验证……
说白了,就是傅源无法相信!
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玩意不是嘴上说信就能有的,而是从小到大接收到的观念跟现实,一次次证明,一点点培养起来的世界观。
自己真能扭转前世四五十年的固定观念?
叹了口气,傅源有预感,自己接下来的七天,怕是真的练不出什么头绪来。
就算是练上七年,也别想扭转自己的固有观念……这不是犟,不是固执,而是对傅君源的观念而言,事实就是如此!
除非让自己切身感受到“炁”
的存在……可偏偏因为固有观念,让自己无法相信炁,无法感知炁……
得,死循环!
傅源长吐一口气,哀叹一声闭上眼。
无论如何,明天练了就知道了。
大不了,等以后进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