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云州大旱,稻田里颗粒无收,百姓易子而食,年轻的李承嵇将酒葫芦重重砸在供桌上。
“松年,等推翻我必轻徭薄赋,让百姓不再易子而食!”
记忆中的声音被阵尖细的声音打断,殿内忽起一阵喝彩声。周嫱的水袖舞到极致,正旋身跌进李承嵇怀里。
又是三巡酒过,李承嵇看似有些醉了,忽然合掌。
“在座诸位,有自云州起事时就追随朕的老臣,也有从前朝归顺的贤才,今日,朕想让你们见一个人。”
殿内丝竹声骤停,大臣们纷纷往外望去。
沉重的镣铐声自殿外传来,四名禁军押着一位男子踏入太和殿。
男子身着素白囚衣,脊背却挺得笔直,每走一步,脚踝的铁链便在地上拖出一道血痕。
楚明懿手中的玉箸“啪”地落在食案上,萧衍回眸看她,却见她的眸子瞬间红了。
萧衍不会不认识此人,齐怀瑾,前朝内阁首辅。传言百年间就出了两位连中三元之人,一人是萧衍,另一人就是齐怀瑾。
但萧衍可能不知道,齐怀瑾除了是内阁首辅,亦是楚明懿和楚明轩的启蒙恩师。
李承嵇推开怀中的周嫱,懒洋洋地支着下巴。
“齐先生,考虑得如何了?朕的宰辅之位,可还空着呢。只要你愿意,朕不会亏待良才。”
齐怀瑾抬眸,目光如古井无波。
“陛下美意,怀瑾心领。只是怀瑾原本奉命教导公主皇子,如今楚氏被陛下杀了个干净,唯留十三皇子一人,只求与明轩那孩子同囚一室,继续教导他读书习字。”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哗然。
李承嵇更是变了脸色,他自诩顺应天意,推行仁政,善待前朝余孽。
对外也只是楚氏一族或是负隅抵抗,或是自缢而亡,而现在遮羞布被齐怀瑾一把扯下。
“你找死。”
李承嵇咬牙,凶相毕露。
楚明懿死死攥住裙摆,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她下意识看向萧衍,却见他正漫不经心地转着酒杯,神色难辨。
“砰!”
李承嵇突然踹翻案几,酒盏直飞向齐怀瑾面门。
酒盏在齐怀瑾额角碎裂,鲜血顺着他的眉骨滑落。他却纹丝不动,任由鲜血染红半边脸庞。
杯盏滚落到萧衍脚下,萧衍忽的轻笑,俯身捡起那茶盏,递到旁边的小太监手上。
“陛下今日设宴,何须见血,”萧衍目光转到齐怀瑾身上,“不识抬举之人,随手处理了便是。”
“罢了。”
李承嵇阴沉着脸挥手。
“既然齐先生执意如此,那就去诏狱陪那个小崽子吧。”
禁军上前拖拽齐怀瑾,经过楚明懿身边时,他忽然抬眸,下一秒再次被禁军粗暴的推走。
楚明懿怔怔望着齐怀瑾离去的方向,忽觉手腕一紧。萧衍不知何时扣住了她的手腕,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骨头。
“王爷……”
她强忍疼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思绪重重的盯着案几。
李承嵇俯身在周贵妃耳边低语几句,周嫱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娇笑着推了推他的肩膀。
皇帝起身离席时,连近侍太监都被一个眼神钉在原地。经过萧衍案前,李承嵇脚步微顿,抬眸只给了楚明懿一个眼色。
“王爷,奴婢去更衣。”
她低声告退。
萧衍正与兵部侍郎对饮,闻言只是略一颔首。
楚明懿循着李承嵇离去的方向,拐进了太和殿西侧的暖阁,推门便见李承嵇背对着她站在窗前。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