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这个世界所有的规律都是普遍的适用于整个宇宙。
但是宇宙是什么样的?这有没有我们不知道的星体或者什么东西,谁知道呢?所有的物体一定有引力吗?你凭什么这么认为呢?你有什么根据?不过根据你现有的观察,所得到的一个想象而已。
所以现在我们的知识体系就几乎面临崩塌的危险。
幽默的这种对归纳的思想提出以后。
对以后的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康德在接触到修墨的思想之后。
被幽默提问所震撼。
于是他开始了长久的思考我们的姿势是怎么可能的?我们怎么可以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上建立我们的知识体系?怎么可能呢?于是康德进行了长达20年的思考。
最后提出了他的先验哲学。
康德经过长久的思考认为。
我们的知识来自于经验,这是没问题的。
这里注意我们的经验,和我们所认识的对象也就是存在。
他们只是一种映射关系。
比如我们看到一棵树。
头脑中的树是真的树吗?肯定不是嘛。
那我们头脑中的树是什么呢?我们头脑中的树是现实中的树的一种投射。
问题来了。
既然我们头脑中的树不是世界中的树的本身。
它和树的本身会相同吗?那么我们的知识和树的本身,他们就一定是完全重合的吗?我们的知识到底是什么呢?康德看来。
思考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他认为。
世界中存在的那棵树到底是什么?我们是无法知道的。
因为我们只能从我们的头脑中去认识那棵树。
但是我们头脑中的那棵树只是我们头脑中的,它不会是现实中存在的那棵树本身。
他们有着完全的区别。
现实中的那个数是什么呢?是怎么样的呢?他认为现实中所存在的世界叫做物自体。
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无法知道的。
无法去准确的把握物自体。
那么我们的知识体系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无法准确的把握物质体。
我们也有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
我们的知识到底是什么?康德认为。
我们虽然不能够去把握物自体。
但是在我们的头脑中有一个形成我们的感觉和知觉的一个。
结构。
也就是说比如我们看到现实中的物体,它会占据空间。
它会形成时间。
是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的。
而空间和时间。
他应该是在我们头脑中的。
现实中的具体物体。
是我们把头脑中的先天的空间和时间投射到他的身上就形成了我们的对物体的具体的感知。
使物体就有了空间感和时间感。
就是康德认为在我们的头脑中有一个先天的结构。
然后康德认为。
比如我们认为树是会长高的。
这里面存在一个逻辑结构。
是我们认为树会长高。
这是一个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