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恋上你看书网>凤舞天下价格一览表 > 第五十二章旁敲侧击刨根究底(第1页)

第五十二章旁敲侧击刨根究底(第1页)

朝议结束后,成德皇帝满心郁闷地回到了乾清宫。陪着上朝的赵瑾贤看出皇帝不高兴,又搞不清楚原因,只好谨小慎微地伺候着。

“赵瑾贤,你在朝议时站了两个时辰,这时候就不用你了。把小辛子叫来,你下去歇会!”

成德皇帝都不休息,赵瑾贤哪里敢离开:“皇上,微臣不累!”

对自己的身边人,成德皇帝十分随和,赵瑾贤不想走,他也就听之任之:“那你让小辛子去叫江总管过来!”

赵瑾贤连忙安排,完后立马又进来了:“皇上,江总管马上过来!”

成德皇帝指了指前面的凳子:“你也坐,我有事问你!”

赵瑾贤也知道成德皇帝的脾气,不敢推辞,小心翼翼地挨着一小片屁股在椅子沿上坐下了:“皇上有什么事要问微臣?”

成德皇帝道:“那个新来的掌烛,你觉得怎么样?”

赵瑾贤低着头,生怕成德皇帝看到自己眼睛中的游离:“皇上,我与巫掌烛的接触不多。不过她是小辛子的干姐姐,听小辛子说,似乎做事还算利落。”

成德皇帝蹙了蹙眉头:“做事倒罢了,朕就是奇怪,她怎么能够说动骆妃,让骆妃主动提出,把她安置到乾清宫来!”

围绕皇后大位,主要是四位贵妃在竞争,但围绕皇帝的恩宠,却每一个妃子都掺乎了进来。不单妃子之间在争宠,对于皇宫内那些年轻漂亮的宫女,妃子们的戒心也很强。

乾清宫掌烛之位一直空缺,就与这个有关。只要担任了乾清宫掌烛,就有机会在皇帝面前晃悠。更关键的是,乾清宫乃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场所,没有得到他的召唤,别的妃子没事还不能来。如果皇帝偶尔了性致,没准就会就近找乾清宫掌烛泄火。

在天命皇朝的历史上,这并非个例,甚至有位皇后,就是从乾清宫掌烛起步。成德皇帝并非好色之人,没有主动要求填补这个空缺。骆妃等人自然乐得如此,一直也没有推荐人来这里。

正因如此,骆妃忽然主动推荐巫轻云来乾清宫担任掌烛,成德皇帝心里觉得很奇怪。不过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成德皇帝又沉得住气,一直没有细究。

今天的朝议不合成德皇帝的心意,他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办法来纠偏,索性就把军功田的事搁下,回过头来盘盘巫轻云的底。这是成德皇帝的经验习惯,遇到难题时,先处理些无足轻重的事来减轻压力,思想一放松,没准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冒了出来。

赵瑾贤本来只是想在巫轻云身上占点便宜,至于推荐她到乾清宫当掌烛,代价太大,他才不会勉强。而且他还有个担心,乾清宫掌烛与皇帝的接触太多,万一皇帝哪天性起把巫轻云办了,他赵瑾贤的脑袋可就不太稳当了。所以他那天收定金,也只是要求巫轻云用嘴,自己虽然在巫轻云身上乱摸乱啃了半天,却不敢在要害部位留下痕迹。

想不到的是,巫轻云这丫头虽然年轻,其实心里颇有算计。看似主动献身,实际却是为了收集证据要挟赵瑾贤。赵瑾贤一个不小心,被人家掌握了最隐秘的身体特征,想抵赖都难。无奈之下,赵瑾贤只好给御用监掌印太监吉午成送了好大一笔银子。

吉午成这人有个最大的好处,收钱就给办事。赵瑾贤的银子一到位,吉午成就跑到骆妃那里去,编了个颇有说服力的理由,把巫轻云弄到乾清宫去了。

除了吉午成是如何说服邓妃的,其它细节,赵瑾贤都知道,可他没法给成德皇帝说。他也怕皇帝垂询,老早就编好了一套说词。

“皇上,依微臣看,还是骆妃娘娘做事周到,最体贴皇上。乾清宫的日常事务,微臣和小辛子等人虽然也很尽力,但毕竟比不得专职的人员。此外,女子做事天生细致,我看巫掌烛来了之后,即使乾清宫内最偏僻的地方,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呢!”

成德皇帝点头:“朕也知道,这女子做事还行,就是对她的路数有些不托底。如果真是骆妃自己推荐的也就罢了,就怕还有别的背景。算了,回头朕找机会问问骆妃,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瑾贤听得浑身冷汗,他怕骆妃实话实说。只要骆妃把吉午成说出来,吉午成肯定就要把赵瑾贤说出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赵瑾贤在成德皇帝眼中,就变成了一个居心叵测之人。

就在赵瑾贤犹豫要不要现在坦白的时候,小辛子领着侍卫总管江宁骧进来了,赵瑾贤只好带着小辛子先退了出去。

“宁骧,你坐。我让你查的事,最近有进展吗?”

江宁骧如同小学生在老师面前一样,挺着腰板坐得笔直:“皇上,微臣精心挑选了几个得力手下,十二时辰不间断地盯着胡宣愚,但还是一无所获。”

成德皇帝一边用手指轻轻敲着扶手,一边微微点头:“朕早该想到,即使对方真的有所行动,应该也不会再动用胡宣愚。”他一边又拿出张纸,“这样吧,你另外安排人,盯住这名单上的人……”

江宁骧接过一看,脸色一下子就变了:“皇上?”

成德皇帝点头:“此事万万不能暴露,对你那些手下,你要随时做好放弃的准备。”他又顿了顿,“即使牵涉到你,朕也只能放弃你!”

江宁骧只觉得脑袋里面嗡嗡乱响,捧着手里那张精美的御用熟宣纸,感觉比一座山还沉重。

成德皇帝还在吩咐:“你把名单上的人记清楚了!”

江宁骧定了定神,从头到尾把名单细细看了一遍。这名单足足有六、七十人,虽然都是江宁骧熟得不能再熟的朝廷官员,要记全了也不容易。这里面,既有位高权重的辅杨奇溥、御史大夫余怀谦、几位副相、各部尚书、侍郎,也有品级不高但位置重要的郎中、员外郎、主事、御史、侍御史。

“皇上,这里有个难处,微臣手中可用的人不太够。”

成德皇帝点头:“朕也想到了。朕回头会给宿卫营下旨,让你到那里随意挑人!”

江宁骧有点狐疑:“皇上,相国会副署吗?”

按照天命皇朝的军制,每组三人,其中有从九品的组头一人,谢迁安当年就是一个组头;三组为一小队,另设正九品的锐士一名,共计十人;一般十小队为一队,设正八品队正;若干队为一营,设正七品都尉;若干营为一旅,设正六品校尉;若干旅为一军,设正五品参将。

参将以上,还有正四品都统、正三品提督、正二品总督与战区将军,也是常设的武职,不过他们所辖的军队数量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比如李定国这个钓鱼城将军,下面就只有几个营。

因为武官特别是高级武官的等级与军队的编制不完全配套,在天命皇朝军队的中、高级职务中,低职高配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前面出场的葛午明等三位提督,手中所辖的就只是一个军。如果严格按编制来,他们才不过是参将罢了。

但在低级职务中,这种现象就很少。比如谢迁安,他就只是斥候营副都尉,即使李定国帮他申请的三等校尉勋批复下来,也只是荣誉性的,却没有资格担任某个旅的校尉实职。葛午明则不同,以他的提督实职,去指挥几个军或者一堆都统都没有问题。

正常情况下,营级武官不过是正七品的都尉,即使高配,了不起也就是个正六品的校尉。比如董世光的亲兵营,就高配到了校尉。

在天命皇朝所有的部队中,有两个特殊的“营”,虽然以营命名,实际却不能视为普通的营。

一个是御前侍卫营,俗称拱卫司,归皇帝直接指挥,其主官有专门设立的官衔,叫做侍卫总管,等级更是达到了正二品。御前侍卫营的人数很有限,最开初只有几百人,后来才扩充到两千来人。

另一个是宿卫营,由兵部指挥,其主官称作宿卫总管,乃是从二品。不过宿卫营的人比较多,大概在五千上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