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纤纤冷着脸,没有再理会这个脑子短路的系统。
一字不发的跟在孟文州的后面,朝着孟家老屋走去。
沿路上还遇到几个村子里的阿婆婶婶,孟文州一路亲热的和大家打着招呼。
等到了人少的地方,孟文州小声向着夏纤纤赔不是。
“祖宗,都是我的错,我不该不相信你。别生气了,一会儿还要去孟家呢,你刚来,别让别人说你闲话啊。”
看着面前低着头的孟文州,夏纤纤心里五味成杂。
朝着孟文州点了点头,脸上有重新挂起了笑容。
孟家老屋、新房一个在村头,一个在村尾。
俩人出门的时间本就不早,还没走到老屋门口,就听到院子里王翠花的声音:“铁牛,你去你小叔家看看,叫他们来老屋吃饭。”
孟文州隔着院门和王翠花喊到:“娘,我们来了。”
“小叔小婶儿来了,可算可以开饭了。”
院子里的孩子们开始欢呼起来,今天是婚后的第一天,按规矩是大家一起吃个饭认认人,谁知左等右等俩人就是不来。后来还是王翠花做主,从柜子里拿了半罐子麦乳精出来,冲给孩子们喝。
几个大人见孩子得了好,嘴上也就不说埋怨话了。
孩子们最不经饿,麦乳精虽是香甜可口,可毕竟不是能填饱肚子的粥饭,一个个的就等着叔叔婶婶来家里开饭呢。
看着这日上三竿才来的小儿子夫妻,王翠花是忍了又忍才没骂出声来。心里不住的默念着,不能骂、不能骂,这刚结婚就发脾气不吉利!
许是大家都饿了,饭桌上倒是没什么寒暄话,都各自低着头吃饭。
饭后,王翠花没叫几个儿媳妇收拾,喊了叶子和盼儿两个孙辈的女孩儿洗碗刷锅。
让大伙儿一起跟着她和孟国强到里屋。
到了里屋,孟国强也不说话,拿出了他的那把旱烟抽了一口,才慢悠悠的放下一颗惊雷。
话音刚落,孟家三媳妇杨招娣就直接喊出声了来。
“什么,分家?”
杨招娣一脸不情愿的戳着旁边的孟文山。
瞅了瞅这满屋子的神色各异的众人,孟国强越发的觉得分家这个主意好。
杨招娣才不愿意分家呢,老大老二家都好几个孩子,她就一个小虎子,帮着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现在分家,那她不就亏大发了。
孟国强抽了口手上的旱烟说:“是啊,分家。最小的老五也结婚了,都各自有各自的小家庭,没必要非捏在一起过日子。”
王翠花拿出早就分好四份的钱,指着说:“给你们一家准备了100块钱,老五结婚起房子的钱已经从里面扣掉了,你们4兄弟自己过来拿吧。”
家里的粮食是按人头发的,以后就是各家吃各家的粮了,谁也不用觉得自己吃亏白干了。
孟文州结婚前,家里几个媳妇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觉得老五读高中不上工占了家里的大便宜,结婚还起了新房子,各个跟个乌眼鸡似的。
现在分了家,远香近臭的,平日里也能少些矛盾。
养老也是各家每年出10块,外加三十斤粗粮和五斤的细粮,以后要是不够,每年再加。
就是这房子,几家暂时住在一起,老二老三等盖了新房再搬出去,孟家二老跟着长子养老,这么分倒也挺公平。
二嫂刘春芬倒是高兴的很,可以自己当家做主,谁还愿意上头压着个管事的婆婆啊,这些年婆婆管得紧,硬是没存下什么私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