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脸茫然,谁也拿不出主意。
“你说咋办,我们都听你的。”任威看向陈杨舟,目光坚定。
听到这话,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陈杨舟,眼中满是信任。
陈杨舟沉思片刻,条理清晰地分析着。
“按咱们脚程算,应该还在石门关境内的虎啸岭内。北渊多半不会再派追兵了,他们会汉话的部下本就不多,若是追过来,只会惹来麻烦。”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才好?”有人焦急地问道。
“我们兵分几路,尽快将石门关沦陷的消息传递出去。朝廷越早知道,越能尽早应对,百姓的伤亡才更少。”
“说的在理,我任威虽说只是个兵痞,但也知道事态的轻重缓急。”
“嗯,今夜就留人守夜,其他人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锐。”陈杨舟接着安排道。
“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虽带着疲惫,却透着一股坚定。
次日清晨,熹微的晨光透过洞口茂密的枝叶,斑驳地洒落在山洞内。
陈杨舟悠悠转醒,她下意识地活动了一下手指,随即目光定格在自己的手上。
她向来知晓自己力气不小,可仅仅过了一夜,身体的力量竟恢复得如此之好,着实出乎她的意料。
回想起昨日,那扇平日里需六名壮汉合力才能推开的城门,自己竟能以一己之力
此时,洞内的其他人也陆续从睡梦中苏醒,便纷纷叫上各自的同伴,准备踏上行程,势必将石门关沦陷的消息传递出去。
而陈杨舟这一组,同行的是队头郑三以及李大山,而其余人则两两结伴,各自组队出发。
走出去不远,郑三突然朝李大山开口:“你可以解释了。”
陈杨舟有些愣住,解释什么?
李大山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我平常在军队里从不开口说话,是因为我的汉话带着浓重的口音,怕被人笑话,也怕招人怨恨。我本是阎川关人,娘是北渊人,爹是大夏人。早些年,北渊和大夏的关系还没像现在这般糟糕。”
说道这,他顿了顿才继续开口:“阎川关刚沦陷那会儿,多亏我会北渊语,才侥幸捡回一条命,可我阿爹……却被杀害了。之后,我和阿娘一路辗转,躲进了大夏境内,但没多久阿娘也走了。自那以后,我感觉生活没了盼头,便想着跟着运粮队前往石门关,等运粮任务结束,就留在那儿,上战场杀敌,为我爹娘报仇雪恨。”
许是因为情绪激动,又或是不太习惯如此袒露心声,李大山说得极为缓慢。
见郑三没有吭声,李大山心中一紧,赶忙补充道:“但我自始至终都认定自己是大夏人,对大夏绝无二心!”
郑三听完,微微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终究什么都没说,只是拍了拍李大山的肩膀,示意继续前行。
另一边,如陈杨舟所料,北渊方面并未再派遣追兵前来追击。
此刻,他们正忙着四处召集人员,筹集粮草,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攻打龙朔关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