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恋上你看书网>从港岛开始当幕后老大 > 第四章 正式开售(第1页)

第四章 正式开售(第1页)

1976年7月,陈佳明的龙珠漫画在港岛售,尺寸为64开的口袋版,第一部目前为止只更新到三册。现在就是每天早上陈佳明先把剧情文稿和一些剧情人物画出来,然后再由三个画师进行搬砖;这样做保密效果十分好。

现在在港岛做制衣厂,月薪约有12oo元,做售货员,,月入约有15oo元,高中毕业,做文员,月入约有24oo元,师范毕业做小学老师,月入约有4ooo;如果读大学做经理,月薪6ooo左右。

他给三个画师一个月3ooo港币,让他们一天工作十个小时,这绝对是高薪职业,因为有了他们,所以陈佳明才有时间出去谈生意,搞宣传。

漫画的售价为五港币一本,其目标受众定位为青少年,那么在市场推广初期,怎样选择销售点至关重要。

学校旁边的小卖部和报亭是直接接触青少年群体的理想地点,因为这些地方通常是学生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便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促成购买。

这样的投放策略有几个好处,青少年是放学后最可能光顾小卖部和报亭的顾客群体,他们有零花钱并且对新奇的漫画书充满兴趣。

学校周边的商业点拥有稳定的客流量,尤其是放学时间段,这有助于增加漫画的可见度和被现的机会。

青少年之间容易形成话题讨论和推荐,一旦有学生开始阅读并喜爱这部漫画,通过口口相传,可以迅在学校间形成流行趋势。

学校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与创意交流频繁的地方,漫画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除了实体销售点的选择外,还可以考虑其他营销手段。

陈佳明让五个印刷厂原来的工人在销售点放置吸引眼球的海报,激潜在读者的好奇心。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陈佳明把漫画免费送给了各个小卖部,让他们自己去卖,卖多少钱都由他们自己定。

当然,免费送的只是第一天,他觉得凭借《龙珠》的口碑;以后肯定会有老板花钱来定货的。不得不说,尽管陈佳明没有多少经商头脑,但是前世的碎片化时代却也让他明白一些营销手段。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有效促进漫画的初期推广,建立起忠实的读者基础。

羊毛出在羊身上,在之前花出去这么多钱的情况下,他还剩下不到九万块了。如果不是对《龙珠》有绝对的信心,他也不敢这么花费。龙珠漫画初始就印刷了五万本,成本大概是一万左右,现在诸事顺利,就等市场反响了。

港岛格致书院,是一所中国香港的私立中小学,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诺士佛台4号,创办于1964年。提供小学及中学上下午校课程,学校报读人数有三千多人。

“快来看,最新的漫画书,只要五块钱!”

这时,刘同被不远处的一间杂货铺吸引到,他放眼看去,只见心宽体胖的老板正现在门口揽客,此时那里已经围了十来个学生,其中刘同甚至看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学。

“伟霆,你在干嘛?”

远远地,刘同就看到自己的同学陈伟霆正在招呼自己。

“阿同,你带钱了吗?我看上一本漫画书,正好差一块钱,你现在有吗?”

陈伟霆和刘同关系不错,同样喜欢漫画。

“好看吗?”刘同问到。

“当然好看,我刚才就看了一点,而且你看那个海报。”

说着,陈伟霆指着一旁墙上贴着的龙珠海报,海报上是彩印,一条青色的神龙下面是一个拿着棒子的少年。

看着那精美的海报,于是刘同当即心中一动,决定借给好友钱,便上前拍了拍自己同学的肩膀。

“好吧,我借你,但是漫画我也要看,一人一节课。”

“那好吧~”

“……”

阳光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下斑驳的光影,在这样一个寻常又不平凡的日子里,一场关于《龙珠》漫画开售的热议,如同一股不可抵挡的旋风,席卷了整个学校。

漫画中从一个寻找神秘龙珠的简单冒险故事,展成了一场跨越未来、涉及世界的壮阔史诗,展现了友情、努力、胜利的主题,以及不断越自我极限的精神。在港岛火热的爆开来!

“……”

一星期后,生态印刷厂里,六个员工正在向陈佳明汇报工作。

“老板,一星期下来,我们跑了近三十个学校,送出去了2ooo本漫画,但是到目前为止,却卖出了6ooo多本,其中有25oo多本是学校附近的杂货铺售卖的,剩下的是报刊亭……”

陈佳明站在生态印刷厂柜台后,听着几个工人汇报《龙珠》的销售报告,心里毫无波澜。尽管他心里清楚,与前世那些动辄数百万销量的《少年Jump》连载作品相比,《龙珠》目前几千册的销量确实显得微不足道,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他深知,港岛这个弹丸之地,人口仅四百五十万,市场潜力自然有限。

“《龙虎门》作为现在最畅销的漫画,也不过两万册封顶,而且价格亲民,每本只需2港币。”陈佳明心里盘算着,与之相比,《龙珠》虽然定价5港币,但每本包含整整12话内容,性价比无疑更高。这说明,《龙珠》正以其独特魅力,慢慢赢得读者的心。

想到这里,陈佳明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这两天,店员的反馈证实了他的观察——不仅学生群体,连街头巷尾的小商贩,也被《龙珠》吸引,闲暇之余捧读一番。

“老板,就连水果摊的小哥都向我打听《龙珠》的新刊呢!”工人兴奋地补充道。

“嗯,这确实是个好兆头。”陈佳明心中暗喜,表面却保持着沉稳,“《龙珠》的热度看来已经不局限于校园,开始渗透进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了。”

“哈哈,我们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工人们的笑声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安心。本来已经失业的他们又被新老板重新叫了回来工作,几人工作的格外卖力。

《龙珠》的这把火,虽未形成燎原之势,但在港岛这块土地上,已然是星星之火,可以预见的是,它即将照亮更多人的心灵世界,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而对于陈佳明来说,虽然只赚了三万多,但是在商业上来说,他已经成功了。这是他漫画文化中走出的第一步,也是他商业版图中最好的起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