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水煮沸,放雞蛋進去,關火,然後下樓買油條。等於靜怡走進廚房,早餐已經熱騰騰地擺好了。
「快吃快吃,」聞笛說,「一根油條,兩個雞蛋。」
於靜怡笑著拿過雞蛋,在桌沿上磕破:「筆試的時候就吃,面試還來一次?」
「你筆試不是拿了第一嗎?」聞笛說,「再吃一頓,面試說不定滿分呢。」
「面試上八十都算高分了,哪有滿分的。」
聞笛充耳不聞:「有耐克鞋嗎?」
於靜怡搖了搖頭。
聞笛嘆了口氣,隨即振作精神:「沒事,沒有對鉤加持,你也能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你也太小看外國語的口譯碩士了。」
「我對上他們當然沒勝算了,」聞笛說,「你不一樣啊。當年演講比賽,他們就是你的手下敗將,更別說現在……」
於靜怡把雞蛋囫圇吞下,抬手止住他的彩虹屁:「好好好,借你吉言。」她無奈又感激地看了聞笛一眼:「你把我捧得太高了,整的我像什麼稀世奇才一樣。」
「你本來就是,」聞笛坐在她對面,開始吃早飯,「你不知道你對我的人生有多大影響。」
「你又在誇張了。」
「真的,」聞笛邊剝雞蛋邊追憶往事,語氣很是感慨,「大一,你第一次拿希望杯冠軍的時候,評委都問你,是不是從小跟著外教上課啊,是不是有出國經歷啊。你在台上淡定地說,爸媽都是電子廠的工人,沒出過國,也沒請過外教。小時候媽媽從廠裡帶回來一台收音機,跟著那個練的。」
於靜怡茫然了一會兒:「有這回事嗎?」
「嗯,」聞笛把雞蛋殼收集到一個碗裡,「從那開始,我就釋然了。」
「什麼?」
聞笛搖了搖頭,沒有回答,只是說:「面試順利。」
「等我上岸了,請你吃大餐,」她三兩口吃完油條,背上露著線頭的包,起身出門,「文化節玩得開心。」
聞笛拿起另一根油條啃起來:「加油!」
今天是興城中學的國際文化節。
興城有著紛繁複雜的課外活動,聞笛第一次看到社團宣傳小冊子,差點挑花了眼。除了各種學習俱樂部和興小組,還有音樂會、戲劇舞蹈表演、戶外探險、模擬聯合國、遊園會和帆船攀岩等體育競賽。
他回想自己的高中生涯,似乎只有學習、考試、課外輔導班。
國際文化節是學校的傳統之一,每個班會挑選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進行展示,旨在拓寬視野,培養文化敏感性。
文化節下午不上課,聞笛本來可以早些回校。但他對這群富家子弟的創造力感到好奇,想留下來逛逛,看他們能搞出什麼名堂。
他走到操場,人工草坪上早就豎起一圈帳篷,喧鬧聲不絕於耳。每個帳篷前有身著民族特色服裝的年輕學生,帳篷里有手工藝品,各種文化活動。聞笛晃了一圈,得出結論:跟大學的百團大戰差不多。
他逛到角落,看到了一塊牌子:中國傳統文化。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個班的選題也太寬泛了。
聞笛走過去看了看,帳篷搭成的攤子前有張木桌,上面擺了圍棋和筆墨紙硯,可供參觀者們體驗。帳篷中央有一個竹筒模樣的東西,旁邊有幾隻削鈍的木箭。
聞笛對古代文化知之甚少,但語文歷史課都認真聽講。這應該是投壺。
攤子遊客稀少,只有一個男孩在撿地上的箭。聞笛站在攤子前面探了探,忽然驚呼:「是你啊。」
男孩直起身,眨了眨眼,露出燦爛的笑容,顯然也認出他來了。看到他盯著竹筒,就走過來,把木箭都遞給他:「要玩嗎?」
聞笛擺了擺手:「我不是學生。」
男孩把木箭塞進他手裡,搖了搖頭:「沒有其他人。」
聞笛拿著箭,望著空蕩蕩的攤子:「你們班其他人呢?」
「他們有事,」男孩說,「讓我待在這裡。」
看樣子是自己玩去了。
聞笛看著手裡的箭,既然是男孩好意給的,卻之不恭。他眯起眼睛,拿出一根,瞄準竹筒,投了過去。
沒想到,距離看著不遠,精度卻很難掌握。木箭擦過竹筒,掉在後面。
「沒關係,」男孩在旁邊鼓勵他,好像怕他因為一次失敗就失去自信,「再來。」
聞笛不在乎能不能投中,男孩這麼加油,讓他有點不好意思。他打起精神尋找規律,準頭終於變好了點。不幸的是,因為竹筒放在人工草坪上,地基不穩,每次投中或者擦過邊緣,竹筒就倒下了。木箭還沒投完,男孩就跑過去扶了好幾趟。
「謝謝謝謝,」聞笛用完木箭,朝男孩揮手,「我玩得很開心。對了,你叫什麼名字?」
男孩朝他微笑,嘴角兩旁露出小酒窩:「我叫江羽。」
看著男孩開心的笑容,聞笛忽然有些不忍。
結合之前推木箱的場景,他可以斷定,江羽經受著某種程度的校園霸凌。
但他猶豫不決了幾秒,還是走了。他只是個實習老師,連正式授課的權利都沒有,沒什麼資格管教學生。何況他分屬高中部,幹嘛越俎代庖,跑來管初中部的事。
聞笛前腳剛走,班裡的一群男生就回來了。為的是個高個子,跟江羽一樣十三四歲年紀。他走到木桌後面的椅子上坐下,其他人也都找地方坐下了,只有江羽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