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董卓那张宽大的脸上闪过丝丝愁容。
这其中当然有表演的成分,但董卓自己,也确实对于现在的状况深感无力。
皇甫嵩携其所部前来广宗助阵,按理来说,此时广宗战场上的董卓,依旧是汉军的主帅。
可随着皇甫嵩,曹操等人的到来,有话语权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董卓若想要在此中整些猫腻的话,那就太困难了。
所以此刻,董卓对于广宗战场的局面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主座上的董卓言罢,军帐之内却是一阵沉默。
稍时,董卓其身后缓缓走出了一人。
此人身高八尺有余,一张普通至极的脸上,唯有那双眼睛直教人看了一眼,便有森寒之感。
“主公,吾有一计可破广宗城。”
其人言罢,却没有继续开口,反而将那颗脑袋深深地埋在他作揖的双手之间。
而他的主动,自是令得董卓欣喜。
眼见着此人不语,董卓忙忙问道:“文和,文和,你既有成策在胸,何不说予大家听听?”
被唤作‘文和’的男人被董卓催促着开口,那被埋在作揖双手下的脑袋却是不动。
“近些日子及至于盛夏。”
“春日,夏日,乃是瘟疫多发之时。”
“想要攻破广宗城,可将战场上阵亡的兵士尸体收回。”
“以投石之器将之投入广宗城内。”
“如此,广宗城内的黄巾贼避无可避。”
“大破黄巾,则指日可待矣。”
贾诩的提议说得很慢,他就是要让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清楚地听见他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而他的轻声慢语,也将本就静谧的军帐,变成了一片只能听闻见沉重呼吸声的沉默之处。
此计,对于攻城来说定然有效。
尤其是对于广宗这种孤城,故城之中又‘尽是’叛贼的城池来说。
贾诩之计可以说是绝杀。
但谁都知道,贾诩此计太过了毒辣。
实在是有伤天和。
这样的计谋,对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对于信念的亵渎。
亦是对于人性的践踏。
为了赢得战争,为了杀光那些反叛朝廷的穷苦之人,真的要做到如此地步吗?
可若是不如此做,广宗城,又该如何才能攻陷呢?
贾诩的一段话说罢,整个军帐都陷入到了深沉的思虑之中。
沉默之中,心中对于贾诩之计深感认可的董卓,摆着一脸的不忍不断在皇甫嵩和曹操的脸上来回流转。
此计,只要皇甫嵩和曹操两人之间,有一个人点头赞同,他董卓就会立刻下令实施。
可无论董卓如何期待,皇甫嵩和曹操却都始终不言。
想要为此计定下决议,实在是要承担太多的后果了。
所以无论是大汉忠臣皇甫嵩,还是骑都尉曹操,对于此计的抵触都是十分强烈的。
但无论曹操和皇甫嵩两人如何抵触这个计策,此间商议之事,也终得有个定论才行。
与皇甫嵩对视一眼,曹操的心中,终是在百般的纠结之下,得出了他与皇甫嵩共同的答案。
而就在曹操起身至帐中之时。
林毅身后的郭嘉,却先一步走了出来。
“此计,不可!”
郭嘉的声音在静谧的军帐中响起,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这个年未弱冠的少年身上。
原本看着曹操已然有了动作而窃喜的董卓,这一下更是满腔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