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清晨。
熹微的阳光艰难地穿过斑驳的窗棂,轻柔地洒落在程家那略显破败的灶间。
空气中,咸鱼蒸萝卜干的独特气味肆意弥漫,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
程阳蹲在夯土墙根,手中的虎头牌铁钳有节奏地开合,“咔嚓”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牡蛎壳在他的操作下纷纷碎裂,这些碎壳将被巧妙地掺进石灰膏里,用于给自行车梁做伪装涂层。
母亲王秀兰从屋内走出,神色中带着几分谨慎,对程阳说道:
“阳仔,去蕉林摘七片带虫眼的老叶回来。”
程阳闻言,心里明白,这些老叶是用来制作大伯昨晚送来的“过界文书”封套的。
而关键的制作材料,是去年台风季从港岛货轮漂来、一直被珍藏在红木箱底的牛皮纸。
这种特殊的牛皮纸质地坚韧,纹理独特,是制作封套的绝佳材料。
午后,后院里的程建山正专注地改装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
车架大梁上清晰地刻着“鹏-003”字样,第三道横杠被他用红漆精心描成波浪形。
这可不是随意为之,而是与交接引路人约定好的特殊暗号。
程阳注意着车辆,忽然对父亲说:
“爸,我在报纸上看到新闻,说从下个月起,顺齿链会被认定为民用车辆,得把链条反装。”
程建山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但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还是选择了相信,点头说道:“行,那就听你的。”
随后,程阳回到屋内,开始清点家中准备的钱。
这些钱都是父亲四处借来的,三百多块钱,都能买两块地皮了。
这时,窗外传来村里人与父亲的对话。
父亲弄好车辆,和母亲说了一句就骑车出去了。
夜幕悄然降临,一家人围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气氛有些凝重。
程建山缓缓拿出从同学处得到的地图,摊开在桌上,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
上面是两张拼合成的鹏城地图。
有一线关和二线关、各个检查站,还有三条线的线路标注。
他讲述着路线和即将经过的检查站。
面对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程建山深知证件和检查站将是巨大的挑战,但也只能决定随机应变。
但他大哥说去处理这个问题了。
3月8号上午。
程阳见大伯迈着匆匆的步伐走进家门。
他的脸上带着几分高兴。
这次来是彻底把帮忙的事情落实好了。
既然不再阻止弟弟一家前往鹏城,他便决定全力帮助他们安全到达。
在堂屋里,程建国对弟弟程建山郑重地说道:
“具体章程我都问清楚了。对接的人说,三张‘过界文书’如果能顺利通过检查,那就直接过去,不用拿这个。
要是过不去,就拿出这个,就说你们是建设先锋骑行队的,因为拖家带口的被落下了。”
说着,大伯递上三份文件。
分别是县劳动局开具的《特区劳务派遣证明》、本人户口簿及生产队介绍信,还有施工单位接收函。
程建山接过文件,手指微微颤抖,激动地问道:
“大哥,这东西费用是不是很高?”
大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安慰道:“想什么呢。这东西和过界文书一样的性质。所以后面真看你们的运气了。
还有,那边的人说自行车不用骑了。他们会备车。”
下午,准备好一切后,程阳一家三口各自背着一个包裹。
大伯找了两个熟人,骑着三辆自行车,朝着他们往海边出发。
一路上,微风轻拂,路边的田野里菜苗随风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