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農民從田地中悟出的種地精髓,白露後適合種植越冬的菜,秋分後是種冬小麥的好時機!
白露過後就是大節——中秋!
中秋來臨,家家戶戶越發忙碌,不僅要種越冬的菜,犁地撒肥,還要忙碌中秋節走禮備食之事。
蘇婉買了紅糖、葡萄乾等材料,準備自家做月餅,走禮或是自家吃。
不是她看不起外面鋪子賣的月餅,那糕點鋪、大酒樓,但凡好點的月餅都要三文錢一枚,忒貴!
便宜點的,不好吃,蘇婉有幸嘗過村里給老爺子送的,差點沒崩掉牙!
農耕之家的人,雖識字的不多,也沒啥見識,但活一輩子能幹出點家業,多多少少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立世之道。
原本,對「師同父」只是聽說,但這次,算是見識了「師父」的地位,沒見張軍、楊氏都得主動讓蘇老爺子監督自家對孫兒家產的管理!
因此,有孩子在蘇家學堂讀書的人家,中秋節前都置辦了些府城買得月餅,加上自家的菜果雞蛋等,給夫子送禮。
也幸虧現在天氣轉涼,那月餅能多存放幾日,等兩天開學了,發給學生吃,免得浪費。
以往,杏兒安兒能分著吃一塊府城買的月餅,即便硬邦邦磨得牙齦疼,也覺得好吃,幸福!
今年不一樣了,兩人在月餅上留下個牙印後,再也沒看過一眼!
安兒還嚎著牙被硌鬆了!
蘇婉看了一回,得出結論,該換牙了。
知道自己即將會掉更多的牙,安兒愁眉苦臉,他,他也要走上說話漏風的道路了!
蘇婉哭笑不得,拉著倆崽崽仔細解釋一回,並承諾自家做軟軟的月餅,不硌牙!
為了烤月餅,蘇志棟專門找人蓋了個烤爐,就在東院灶房旁的走廊,原本,這走廊是準備堆柴火,現在蓋了烤爐,影響也不大。
烤爐做得很講究,雖外面看其貌不揚,甚至還因糊了一層泥巴,看著很是簡陋,可裡面大有乾坤。
不僅有掛東西的掛鉤,還有放鐵板的凹槽,蘇婉都想著,以後有機會做烤鴨。
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兒,現在,她和梨花、張氏在灶房忙碌。
準備的東西齊全,蘇婉打算廣式、蘇式兩種流傳千年的月餅都做一些,前者用黃豆油、雞蛋液和面做皮,後者卻是用了燒化的豬油和面,確保酥皮分離。
因中途還要刷蛋黃液,先包廣式月餅,杏兒安兒接過了用模具壓月餅的活兒,兩人玩得不亦樂乎。
廣式月餅進烤爐後,蘇式月餅不需要模具,兩人就蹲在烤爐邊眼巴巴等著。
「來,往後靠。」蘇婉端著蛋黃液出來,見兩人這副模樣,輕輕踢安兒屁股提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